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09的文章

觀眾評論

《最美的時刻》 http://catcheesecake.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_17.html 「他知道怎麼編撰其他人的人生,卻不知道如何寫自己的人生。 於是他寫了『母親、餓、性愛、金錢、上帝和狗屎。』 六個字,這就是他的人生,六個字。」 改編自德國作家明夏.科內留斯的同名小說,魏雋展飾演的角色是一位專門替他人編寫自傳的代筆作家,在述說一個又一個故事的同時,也將生命中的虛無和迷惘投射到他人的生命故事中;其餘角色,則是由數個不同的人偶為代表,魏雋展一邊飾演自己的角色,一邊又用聲音扮演人偶,形同一人分飾多角。 此次表演有十足的實驗精神以及創意,融合進許多不同元素。首先就舞台來說,場地正中央用一個巨大的正方形白色木框架出舞台空間,其三面皆環繞觀眾,另一面正對一整面空白的牆壁,依劇情需要會有投影打在牆壁上;人與戲偶的對話也十分有趣(雖說是獨角戲,其實舞台上依然有兩個身穿白色衣褲、頭戴白色面罩的工作人員幫忙操偶、提供道具或扮演情境人物),角色藉由自己口中說出的話語扮演戲偶,但同時也像借他人之口說出想說的話;利用燈光、音樂或象徵性道具製造出快速轉換的情境,其節奏緊湊也考驗著演員的功力;演出過程中有不少和台下觀眾互動的情節,當框架中的演員突然跳進現實情境時,也製造出一種令人發笑的突兀氛圍。 這是一部帶有極高批判和嘲諷性質的劇本,它嘲諷世人對成功和金錢扭曲的價值觀,而性愛在這之中似乎可以是個慰藉或出口(不曉得作者是否有受到彿洛依德的影響,其對性的趨力和陽具代表男性權力象徵有不少描寫),它質疑那些找不到真正意義,空活在世界上的軀殼,其實不過就等於虛無。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去質疑,也一路反思回自身,悲觀、墮落、虛假…等負面情緒反覆出現,直到角色最終在扮演他人的過程中崩潰、陷入極度混亂,然後,一切又回到原點。有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詞,至少在舞台上出現了二十次之多:「你是0號還是1號?」、「全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是1號、另一種是0號。」觀者可以清楚的了解,它想表達的是存在於社會中各種宰制關係。但類似之暗喻,以及過多的性暗示、性愛場面不免讓人會有焦點模糊之感。另外,在劇情中曾出現一個戲偶,是代表和主角調情調得最兇的女助理,其外型除了性器官特別突出明顯外,連整張臉都被製作成兩瓣陰唇的模樣,身為在台下觀看的女性觀眾,這一點真的讓我有些不舒服。

破報582期-狡猾的,偷藏意見的表演者-專訪演員魏雋展

文字 陳韋綸 破報582期 「在巴黎鐵塔上從早待到晚,往下看,突然想到小說(《最美的時刻》)的墜落......墜落變成一個象徵,不是真實的人跳樓,所以避重就輕。一個摩天大樓象徵一個現代人:快、密集、高,符合經濟效益,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比高。高是死亡象徵,像是站在那裡把另外一個自己推下去,活著的他是某一個價值觀。」演員魏雋展倨坐牆角,談起於某次巴黎旅行中,對於《最美的時刻》一個頓時理解;總是平凡如城市聲音與風景,人或物,讓他遁入沉思。幾個比手畫腳,不是張牙舞爪時刻提醒這是劇場身體的那種,卻彷彿攫去舞台中心,讓人摒氣凝視。《最美的時刻》導演Baboo廖俊逞說:「他與觀眾中間有一條線。」 從被壓迫者劇場的波瓦到魏雋展:站在旁邊看自己 輔大英文系及北藝大劇場藝術所畢業,三缺一劇團現任團長,魏雋展前後接受兒童劇場、默劇與季‧拉馮斯(Guy Lafrance)的小丑工作坊訓練;論表演觀點,他卻先談波瓦(Augusto Boal)被壓迫者劇場與啟發深刻。於巴西人民反抗軍獨裁政權之際流亡巴黎12年,波瓦秉持被壓迫者劇場作為「革命預演」的能動意志;觀演者(spect-actor)搬演現實生活受迫場景,介入於認同角色之上,並將個別情境作複數化的普遍性強調,對角色做有距離與多視角的觀察。「觀看自己的能力:同時做、同時觀看,與自己對話─這個空間對我來說,就是劇場。」早期演繹,逕自回顧,以為尚從私人經驗出發,就是演憤怒但未消化,作悲傷但未出走的階段。「但拉出距離,就變成一個角色...一直拉出來看很重要,看背後的共通性。」 靜默半晌,端詳著排練場地面,魏雋展以一種分析旁人的口吻說:「之前,表演者單純要釋放,釋放讓他舒服。表演一開始是本能,理由是後來去找的。」 導演Baboo一旁回憶兩年前首次看見魏雋展於《巷子裡的女人》演出,笑言看戲常常睡著的他認為,魏雋展的表演具備說服力,「我會跟著當下他的動作和故事走。」隨即發了簡訊、並在一次劇後慶功宴中約定合作。《給普拉斯》做為Baboo零六年《百年孤寂》近期劇場路線的確認,歸回「一個導演、一個演員」純粹狀態,周曼農、徐堰玲及他是三方拉鋸,相互挑戰。相較於《給普拉斯》因應詩化與迂迴文本的導演手法,「《最美的時刻》是借力使力。雋展本來會什麼就讓他發揮什麼。」他說:「他很純粹。導演對演員若缺乏安全感,會添加很多『人工化學物』,音樂、影

劇照-陳又維攝影

photo by 陳又維

無獨有偶電子報20期

點擊圖片觀看原始頁面

史上最A厚磅節目寫真本《最美時刻PornBook》

魏雋展獨腳戲《最美的時刻》(Derrick Wei × Der Schönste Moment) 票已全部售罄之來不及再也擠不進去了! 看不到《最美的時刻》的人依然可以「摸」的到《最美的時刻》,史上最A厚磅節目寫真本《最美時刻PornBook》今天起接受限量預定。預計短期內將迅速成為繼 《給普拉斯》平面文宣後最快絕版、最早售罄的劇場界夢幻平面宣傳收藏品。 感謝聶永真人在LA情義操刀, 日夜顛倒越洋催生,劇場新生代性感型男魏雋展迷死人不償命影像演出。 如果你已經沒有機會買到票進劇場,你還是有最後的機會於當日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前台現場購買到《最美的刻 PornBook》、或網路下訂及掛號取得,這是佔有╱見證它的最後機會。 限量500本,一本一百五(劇團倒賠、印刷廠難做、紙廠供紙稀有等三大拉風點)的美術設計又A又好看,裡面更收錄多位重量級文壇劇場界大咖的文章與評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之絕版後也不可能搞死自己費工夫再版了啊這就是人生。 最美的時刻PornBook 色紙版書衣+灰卡紙內封+128頁(三種不同用紙台)圖文厚磅全見。 聶永真設計,魏雋展影像演出,尺寸12X17cm。 售價/ 150元 網路下訂/ pornbook09@gmail.com信箱24小時為您服務。 取件方式/ 1.現場取貨 : 最美的時刻演出前台取貨,10/15-18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愛國東路側) 2.郵寄: 請註明姓名,連絡電話,地址,數量,寫信至pornbook09@gmail.com。(需加掛號郵資) 0 推薦此文章 推 收

達人推薦-陳玉慧

文│陳玉慧 我答應BABOO,在我離開台北之前,一定要去為明夏(Michael Cornelius)看一下彩排。我去了,那是在中山北路一個巷子裡的公寓裡,才走進那典型的台北公寓,換上一雙塑膠托鞋,這裡是劇團?這裡在演明夏的戲? 沒錯,這裡是劇團,這裡便是無獨有偶劇團。這裡在演明夏的戲。許多人偶已躺著或坐在地上等我了,導演BABOO和演員魏雋展剛才走過一次彩排,看得出來,包括偶劇操作導演鄭嘉音在內,他們在此日以繼夜地排戲,很用力地玩。 我坐在圓板凳上又看了一次彩排。朋友,必須說,這齣戲真的讓我驚喜。 為什麼?因為我看到那麼多年我失去了什麼。 我回想我早年在巴黎的戲劇學習,在賈克樂寇學院譬如說,我們那些外國學生無比熱誠投入表演,戰戰競競,玩得很用力。後來,我們有機會做戲,更大預算的戲,逐漸地,那遊戲的精神不見了,我們研摩參考大師們的作品,我們花時間去管形式,想知道為何陽光劇團的莫努虛金用歌舞伎的表演方式來演「理查二世」或「亨利四世」,而彼得布魯克則又為什麼以非洲吟唱來呈現「暴風雨」?我們也花很多心力去探索,為什麼莎土比亞的「哈姆雷特」王子並不是想復仇,為什麼易卜生的悲劇都與金錢有關? 我們以為只有明白大師們的作品,我們才可能真的開始創作。 我們忘了,其實戲劇除了摸仿大自然外,最重要的精神便是遊戲。而說是遊嬉也好,戲弄也罷,正是戲劇的精髓。那麼多年,我們逐漸忘了我們當初為什麼對戲劇有所偏好,我們忘了,我們正因為喜歡遊戲,所以才走上劇場。 我們近乎盲目地致力於解讀或解構大師,我們致力於一個又一個嚴肅的文本,我們變成那可笑的模仿者,那生硬的扮戲人。那些戲劇傀儡。 BABOO的「最美的時刻」讓我看到一個戲劇的可能。戲劇本來便應該是如此的,我們都知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而BABOO的導演形式巧妙聰明,明夏小說裡的代筆作家,明夏及明夏所代筆的各種人物得以在戲中轉化自如,多少文學的符碼,多少戲劇的嘲謔,而演員的表演動力(dynamic)自自然然地貼近一個詩意但悲觀的質疑者心靈。 魏雋展生動的演技也值得一書。我覺得他似乎把明夏的書翻過幾遍後,全消化成他自己的人生思想,生命是一件要命的事,生活只不過在經驗一次一次的死亡,這位演員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我現在幾乎什麼偶都可以操緃了。是的,不僅是看得見的偶,還有看不見的偶,甚至,自己便是一具偶。

鄒欣寧談導演Baboo

文 鄒欣寧 我記得,當時BABOO坐在計程車的助手席,我坐在他後面的位子。他很勉強地側過身,沒頭沒腦往我丟了一句話。 「A老師跟我說:BABOO,你的戲怎麼這麼難看?」 我忘記他有沒有接著發出招牌笑聲,那種,我阿嬤會說像「火雞母叫」的笑聲。他的身子沒轉回去,臉照樣擠著安全帶和座位間的縫隙。 那一回是哪齣戲,BABOO? 我記得,我們劇研所那一屆,BABOO算是導演組的奇葩(機八可能也成立)。他很早就成名了,在南部做了一些文學作品改編的戲,被譽為六年級劇場新勢力,然後北上,念廣告、主修導演,到《表演藝術》雜誌當編輯……諸如此類,令人豔羨。少數幾堂共同課上,他經常猛爆性發出火雞母笑聲。那是我印象最深的。 然後,他做《致波赫士》。然後,《疾病備忘》。延續他創作之初的風格,乾淨漂亮的畫面,演員在裡面做漂亮的肢體動作,說很文藝腔的話,有時跳舞,有時奔跑有時沉默。 我記得,我們頭一次以他同學的身分去看戲。看完戲後眾人坐在麥當勞裡,尷尬相對,其中一個是BABOO,想聽聽觀眾熱騰騰的意見。 BABOO,你嘛幫幫忙,當時我連老年波赫士跟少年波赫士對話的典出何處都不知道咧!你那火雞母笑聲掩藏的文藝青年品質,我只有敬畏,沒有意見。 後來,BABOO的每齣戲,我都以親友團的身分一一看過。老實說,關於A老師的那句短評,我並不反對。那幾年,我所看過的BABOO作品,總有一團迷霧壟罩在我和舞台之間,台上的人和他們說的話,都薄薄的。我知道有些人喜歡那種純粹的視覺美感和輕巧的抒情氛圍,但,那和我認識的BABOO,總覺得有些搭不上線。 BABOO也曾偏離原本的寫意抒情航道,跑去說故事。我因緣際會擔任行政助理,從而見證一個亟欲轉換風格的導演,在演出前後會發生哪些慘劇。 我相信那是創作者的焦慮使然。身為觀眾或評論,我們愛死了風格,愛死了用導演巨大身影是否橫亙於舞台演員文本字裡行間來判斷,這個導演有沒有風格。 說故事是一種風格,身影揮之不去造成演員和觀眾集體卡到陰,也是風格。找到一種鮮明無比、路人皆知的導演風格,是不是也讓那幾年的BABOO焦慮到如同魘住了? 我記憶清晰無比的,是2007年冬天,宣布退出劇場無數次的BABOO,開始排另一齣新戲。夢魘有了消褪的可能,因為,他找到一位精密、敏銳,宛如地震或火山探測儀的演員,徐堰鈴。還有膽敢改編《百年孤

PAR表演藝術202期10月號-本身 變身 隱身的獨腳戲旅程

文字 朱安如 +轉刊自PAR表演藝術202期10月號 早上,魏雋展在家整理由排練發展素材轉化而成的劇本段落;下午,他和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導演鄭嘉音排練偶戲;晚上則與導演BABOO一起工作,串連、整合《最美的時刻》──連續兩週,每一天,他以規律但不失彈性的生活節奏做為演員的自我要求──而這緣於兩週前,他才剛以「比從前更嚴格的規律性」,完成在亞維儂藝術節,同時軋演無獨有偶的《我是另一個你自己》與動見體劇團的《戰》──每天表演兩齣截然不同的戲,在23天內,連演46場的大挑戰。 「每天上場前,我對自己說:要當那個『上場就把場子拿下來的演員』。」──這名七年級最受矚目的新生代劇場演員,奠基於和紙風車劇團、小丑默劇團、同黨劇團,導演林奕華、符宏征、馬照琪都合作過的豐富表演經歷外;也與理念相同的夥伴們共組「三缺一劇團」,「用自己的觀點」發表「這世界不只是這樣而已」的創作,同時兼顧劇團風格與收支營運等層面。而近年他讓人印象深刻的好評演出──《巷子裡的女人》、《漢字寓言:未來系青年觀點報告》的《罰》──則都是自生活出發,深入挖掘、轉化個人經驗的獨角戲,透過他編、導、演兼善的過人才華與個人魅力,進一步擴展成為對社會的觀察與辯證。 第一齣獨角戲,起因於就讀台北藝術大學期間,表演組研究生在著手進行畢業製作前,必先完成一齣「單人表演」的課業要求。魏雋展充分享受校內毋須顧慮票房壓力的自由空間,偷偷給自己功課:放膽去做「如何變身」,練習以不同形式敘事,然後串連而成。他說:「現在回頭看,當時很青澀,很多想法沒想透;但有那樣的機會去試,很珍貴,才能開始感覺。第一個solo,這樣的空間很重要。」 做完第一次solo覺得「太過癮」的他,延伸校內演出內容與長度,於校外發表成為《巷子裡的女人》;而後因緣際會,本著「想和不同導演合作」的心情,「誤打誤撞」,連續接下其它獨角戲。 「一直做solo絕對是不小心的。每次演完,都覺得太累了,不要再做了!」語畢大笑之後,魏雋展沉默了一下,說:「與其說是對某種特定表現方式有興趣,還不如說是『對自己很感興趣』。因為自己有東西想表達,常常覺得:為什麼我長成這樣?陳腔濫調一點的說法是,因為自己有一些痛苦,有時候會想:為什麼我要這樣感覺痛苦?接觸較具批判性的理論之後,就會思考更多,然後開始想要表達更多──觀眾看到,也會這樣感覺嗎?你怎麼看我這個樣子?又怎麼看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