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0的文章

當「偶」們同在一起

攝影/撰文 林筱倩 出國,cut!旅遊,cut!工作,cut!年初的一場肺炎疫情打亂了全世界的生活節奏,無獨有偶與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也受到影響,原訂今年要飛來臺灣參與駐村計畫的國外藝術家們行程緊急喊卡! 疫情管束了國境與日常生活,但卻關不住嚮往藝術創作的靈魂,因此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將今年的駐村計畫調整為邀請八位國內的藝術創作者前來駐村。這八位藝術家來自不同領域,在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的牽線媒合下,藝術家們將兩兩一組,以共同創作的形式發表駐村成果。 問起藝術家知道自己創作的夥伴是誰後,第一個感覺是什麼?何睦芸與林曉函相視燦笑:「開心!」睦芸和曉函有過《微塵望鄉》的合作經驗,那時候睦芸是舞台設計、曉函是操偶演員,雖然彼此欣賞,但是互動不多。這一次來到利澤,她們各自帶著自己關心的故事、關心的議題前來,兩人的共識就是:要把故事紮在利澤的土地上,在利澤社區裡長出眼睛和耳朵。 因此睦芸與曉函一放下行李就鑽進利澤社區的活動中心,和社區的叔叔阿姨們一同打氣功、做健康操,然後逛菜市場、逛小店舖。不久後兩個人的創作材料區就堆成一座小山,有利澤海邊撿回的漁網、浮球、廢木材,也有在附近資源回收場挖寶到的捕鼠籠、提鍋、瓶罐……兩人邊創作劇本邊整理廢棄物,建造出一間小小的記憶之屋。屈身其中,每一個角落都有可看、可想之處,睦芸與曉函試圖要把觀眾的思緒與利澤的情感編織在一起。 藝術家林曉函與社區阿姨們互動 藝術家何睦芸以廢料建造「記憶之屋」 「我們一知道是對方後就約出來見面,開始討論我們要做什麼。」藝術家李豐丞與羅婉瑜也是一組奇妙的組合。兩人對創作都各自帶著許多想法,也有各自工作的習慣和堅持,在決定要以「罐頭」作為創作概念後,卻一直在概念的外圍磕磕碰碰、繞著打轉。擅長金屬工藝的小豐對金屬材質有美感上的堅持,「什麼!用紙杯做魚尾巴,我才不要!」小豐笑著抗議。但最後小豐還是做了一條可以收納、變形的罐頭紙杯魚,原因是因為紙杯動起來好看、自然。在金工美學與操偶實務的平衡上,小豐在駐村經驗裡打開感官,接納不同的創作模式,像被熔鑄打磨過的金屬一般,成為更為豐厚的自己。 而對舞台設計、燈光以及操偶都極有見解的婉瑜,她即將在舞台上創造出一條工廠的輸送帶,用機關與操偶的巧思帶給觀眾聲光娛樂。小豐與婉瑜這一對操偶搭檔,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來訴說海洋的故事,要讓觀眾笑中帶淚、淚中帶笑,輕鬆而又有領會。 藝術家李豐丞將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