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00的文章

歡笑與淚光交織的感動「古斯塔夫的世界」

(官網好讀版) 德國懸絲偶戲大師亞伯特、羅瑟的幽默與堅持 鄭嘉音 原文載於表演藝術雜誌 2000 年 1 月號 如果說布袋戲藝術是十指能搬百萬兵,懸絲偶的藝術就是長線能傳千里情了。數年前在錄影帶中看到懸絲偶大師亞伯特、羅瑟( Albrecht Roser )的表演,印象非常深刻,其中最著名的角色「小丑古斯塔夫」,極盡賴皮之能事,他搖頭晃腦、陶醉得彈琴,嬉皮笑臉地和觀眾要掌聲,每個動作都讓人忍俊不住。在美國進修偶戲的兩年裡,兩度有機會看到亞伯特現場表演,他微微的牽動細線,全場觀眾便為舞台上巨大的磁場所吸引,隨著戲偶的心路歷程或喜、或悲、或憂,彷彿歷經了各種不同的人生。 亞伯特來自德國的斯圖佳特市( Stuttgart ),現年七十七歲的他仍不斷創作和巡迴表演。四十六年來他帶著戲偶朋友們走遍天下,曾獲得「世界偶戲協會」( UNIMA )「演出金牌獎」的殊榮。「古斯塔夫的世界」是亞伯特最為世人所知的演出,由 15 個作品串連而成。每尊戲偶的設計製作都是亞伯特的心血結晶:「另類圓舞曲」中忽人形忽蜘蛛詭變的生物、「西班牙風情畫」抽象風格的舞蹈,「小丑噴奇的快樂追求」中,噴奇自得其樂的圓胖臉頰及「生命的陰暗面」中搖風琴乞討的殘廢老兵,看一眼便讓人難以忘懷。 亞伯特的表演有別於一般人印象中的懸絲偶表演,沒有佈景,他也不躲在布幕後面,而是與偶站在同一個舞台上,不時還與偶互動演出。他無意模仿自然,卻詮釋生命,若用繪畫來比方,他的作品不屬於寫實主義式的描繪,而像表現主義一樣,恣意揮灑自己的觀點。他以犀利的眼光,解剖了人性,透過戲偶的色彩、造型、比例、材質特性來表現角色個性,並以獨特幽默的表演節奏,留給觀眾自由想像和評斷的空間,讓觀眾在悲歡交織的心情中,經歷一趟難忘的人、偶生命交融之旅。 人操作偶?偶操作人? 一般觀念認為偶沒有自由的意志,偶是由人來控制操縱。亞伯特以自己的經驗提出相當不同的看法:亞伯特原本是以雕刻家出身,回憶到在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之時,戰場中倖存的他只能有什麼就做什麼,製做戲偶不過是想要多接一些生意糊口。「我原本沒有打算要表演的,是我的偶以祈求的眼光告訴我他想要表演,於是我開始了表演生涯。」亞伯特望著自己刻出來小丑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向他說:我要演出!我要表演!被這股魔力唆使,竟踏上了演出之路,一演就是四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