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網好讀版) 鄭嘉音口述,朱安如整理 (法文資料提供周伶芝) 原文刊載於 PAR 表演藝術雜誌 2009 三月號 香堤的戲,改變了我的人生!念高中時第一次看香堤,其中的「偶」只是圓海綿或長羽毛,竟帶來前所未有「心痛的感覺」;串連情境而成的內容難落言筌,卻彷彿有條線牽連心底,打動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美得讓人不禁落淚。這令我開始著迷於「讓物件活起來」的「偶」,同時感受到心中「不想只當旁觀者」的衝動油然而生-學習偶戲、成為劇場工作者、與夥伴們一起耕耘現代偶戲在台灣劇場從零到有、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竟也要邁入十年了 -這一切,說是從香堤蘊含哲思的 美感氛圍開始,一點也不為過。 香堤的劇場語言,是在舞台上再創造出屬於無意識、夢的、內在旅行的空間。 80 年代中後期的創作,多以香堤本人童年記憶的晦暗傷痕為素材原型; 90 年代上半期,則透過不同時空的並置、碰撞,探索創作者與觀賞者是否能夠經由影像/圖像思考存在問題,而非以文字為優先(他們認為影像較文字更有創造力,更直接且神奇,並著重在幻想空間、記憶空間等各式時空的跳躍聯想)。 2003 年,我參與了香堤舉辦的工作坊,試圖進一步了解他們「如何創作」的路徑。 。肢體/空間/素材,相信直覺和衝動 工作坊為期一個月,幾乎 每天上課,上午修習技巧性的課程,下午為分組創作時間;地點在法國中部的柯比尼( Corbiny )小鎮,於當地預定做為地方藝文中心的一間修道院上課。 兩人一組互相訪問、介紹對方,是第一堂課上常見的「破冰」安排;在香堤的工作坊,他則規定只能訪問具深刻思考性的問題(對死亡的想法、印象深刻的回憶、曾經歷的強烈情緒等),而後利用現場物件(舊玩具、樂器、西洋棋、水管、臉盆、繩子、雨傘、桃子、洋蔥 …… )介紹對方。有趣的是,香堤點出:在呈現過程裡,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介紹對方的人」,而非「被介紹的人」-觀察眼光之獨到與細緻,似乎由此可見一斑。 所有課程都由他與妻子-編舞家 Mary Underwood 一同帶領。兩人 的藝術走向,是在實驗劇場美學過程中,逐步發展出獨特的「視覺語言」-一種夢的、無意識的專屬語言。對他倆來說,這種劇場語言是發掘關於「圖像備忘錄」 (« M é mogrammes ») 的應用,讓動作流動自記憶中解放出來的自由演變。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