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09的文章

最美的時刻-于善祿評論

(官方好讀版) 于善祿 2009年12月29日 (原文刊載) 無獨有偶劇團《最美的時刻》 時間:2009年10月18日,週日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從《巷子裡的女人》、《包法利夫人們》到《罰》,魏雋展尤其是在單人表演的成績上,特別受人讚許和注目,是當代七年級生難得的表演好手,並且對於表演本質的探求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與細膩的觀點,反映在他的表演作品當中,哲思的廣度與深度兼而有之,爆發力也十足。 《最美的時刻》描寫一位代筆作家是藉由書寫他人的人生經驗而存在,他透過訪談與錄音存下許多不同的人生,他在被指派或被分配的狀況下,一件一件地完成他的工作,也記錄了他人的人生;這個作品的重點在於,那麼,這位代筆作家自己的人生、經驗與存在呢?他知道且擅長書寫他人的人生,但是面對他自己人生的時候呢?什麼才是他自身的真實存在?將別人的人生硬套在自己身上,行嗎?不斷地摧殘自己,讓自己的身體、慾望接受最激烈的衝擊,以體驗與感受存在,行嗎?這一切的描寫與疑問,都是這個作品想要表現的主題。 舞台設計將實驗劇場改為三面觀眾,演出區是一個白色的戲台,背景投影著許多色情影片的拼貼畫面,開場便由魏雋展所飾演的代筆作家坐在馬桶上進行思索與聯想開始,戲台的地板、台後的小梯不斷地會出現不同的人物,有些是這位代筆作家所遇到的各色人等,有些可能是他所幻想出來的人物,魏雋展有時是代筆作家,有時是代筆作家筆下的人物,有時是和觀眾對話的演員,有時是代筆作家內心潛意識的幻化場景,敘事觀點轉換,多重層次,繁複交疊,就像是一場扮演遊戲的萬花筒,正呼應了這個戲台的遊戲場(playground)的設計理念。 這麼多的人物與場景,多半是時空不明,完全考驗魏雋展的單人表演功夫,當然另外兩位操偶演員(黃迪揚、劉毓真?)的協助演出也功不可沒。人偶同台的藝術選擇是合理又聰明的,除了表現「多重層次,繁複交疊」之外,有些誇張或暴力的場景,也可以很喜劇化地處理,許多觀眾都相當愉悅地投入,像是魏雋展與女偶做愛,或者是兩條變化多端的黑色海棉,甚至是劇終滿天落下的黑色海棉碎屑,就戲劇表演的張力,或者是舞台畫面的構圖與變化,都達到很不錯的效果與水準。

傅裕惠評論-顧名思義,那是最齷齪的無可名狀時

(官網好讀版) 傅裕惠 表演藝術雜誌 2009 年 12 月號 無獨有偶劇團《最美的時刻》 台北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10 月 15 日 原著作者明夏.科內留斯以一位毫無道德感的代筆作家為主角,鋪陳了一連串他與傳記主、妻子、情人和自我之間的對話與經歷。《最》劇編導的確也為這個題材,找到了一個「自殘、自虐」最好的姿態與形式;表演厚實的質感、能量的飽滿與俐落的角色切換,所謂的「偶」便也成為能量切換時最貼切的象徵。 在這齣製作裡,偶劇導演鄭嘉音呈現了一種與過往作品截然不同的偶劇風格。 近乎潔癖式/實驗室般的舞台與視覺設計,搭配環繞三面的觀眾席,主宰全劇的「敘事者意識」被高高舉起、強烈凸顯。我們不斷浸淫在各種視覺刺激裡;諸如劇本台詞的挑釁與大膽、偶件使用的粗暴與直接(像是將角色海芙塑造為嘴巴是陰部的女體)、工作職場中 O 號與 1 號的競爭和控訴,以及大量的 A 片以馬賽克式的圖框密集投影在天幕之上等等,開頭一段自閉廁所、自比蟑螂與坐困馬桶的談話,隨即演變成九十分鐘「雲霄飛車」般的感官之旅。演員魏雋展的表演能量相當驚人,從頭至尾幾乎都能傳達近似的強度;即使是處理這麼裸露、或說艱澀的小說題材,整齣戲的劇場呈現效果,應該也成功說服了觀眾。 小說原著中有這麼一句所謂六○年代批評學者的一段話:「為什麼上帝創造了『得來速』購物?答案:因為這是人生的學校,以便向我們展示一切超過人身高的東西,而這世界涉及什麼事情呢:血、乳房和野獸。」這句話凸顯了批判性的態度,與被批判的事物,然而,對其他對於這個世界有不同體驗的人來講,這句話還有許多來不及說滿的縫隙。《最》劇以其近乎自戀怪僻的風格,試圖完成形而上的自我毀滅──或說達成最美的時刻,對我而言,小說閱讀的文化文本( context )與劇場呈現的指涉,仍然有些許差別。 舉例來說,對於沒有閱讀原著的觀眾而言,可能無法解讀整牆 A 片播放的意義與必要性──那與原著作者明夏曾經必須從事工作內容相關;安迪.沃荷的角色,也必須與作者自嘲代筆作家這個角色,相互映照才能讓人眼睛一亮。因此,該劇的題旨內涵其實相當封閉、隱諱,不用功的觀眾便可能辜負了創作者改編小說的這番「冒險」。 倘使如此,充其量,那不過是看了一個男體擺了個好看姿勢而被娛樂了而已。 明夏與作家紀蔚然對談時也曾說:「你越想往下挖,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