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一段用Rap冒險的旅程──《龜山島傳奇》

  攝影/文字  林筱倩 「台2線上,我們的方向, 從南到北,旅人的希望。 如果你也迷失徬徨,抬頭看看── 它就在海上!」 ──《龜山島傳奇》主題曲 龜山島,它既是宜蘭外海上的美麗島嶼,也是宜蘭人的精神地景。已經落腳宜蘭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對龜山島也有著特殊的感情,在劇團所在地的利澤海邊就能遠眺這隻大烏龜,操偶師們會在島上拍來的一波波海浪聲中散步、冥想、活動身體,遠眺海上的龜山島總是能湧現創作的靈感,無論晨昏晴雨,與龜山島連結的雲彩、浪花、沙灘……溫柔地安撫創作中躁動的心。 在接到宜蘭傳藝園區的演出邀請後,無獨有偶便決定要以龜山島為故事中心,創作出一齣融合人文傳說、特色地景、奇幻冒險的親子偶戲《龜山島傳奇》,要讓每一個來到傳藝的外地旅人都能在感受到滿滿的宜蘭元素。 ▲ 《龜山島傳奇》前期創作排練(阮義 攝) 《龜山島傳奇》由阮義編導、葉曼玲設計戲偶、王苡晴製作服裝、宮能安設計音樂,為了長達一個月的定目演出,找來了操偶師陳韻如、高振廷、張閔淳、林俞妡、賈祥國、蘇柏庭、賴澤儀、邱忠裕合作擔任AB卡司。整個製作群年輕又瘋狂,藝術總監嘉音也樂見這群年輕人放膽玩,總是在排戲的時候互相激盪,玩出各種熱情的操偶方式。 ▲ 《龜山島傳奇》排練過程 yo!yo!「接下來介紹──龜山八景!龜山朝日、神龜戴帽、神龜擺尾、龜島磺煙、龜岩巉壁、龜卵觀奇、眼鏡洞裡鐘乳石、海底溫泉湧上流。」電音節奏一下,操偶師瞬間轉換為Rap歌手,連小五與阿嬤都來battle尬舞一段。                                                                            ▲ 《龜山島傳奇》演出現場 神話傳說加上電音Rap會不會很奇怪?一點也不,觀眾們愛死了!「天蛇蛇、地蛇蛇,天下蛇蛇誰能比我們還蛇?」在劇情後段通天蛇神與蛇手下們出場時,這位大反派與它的鱉腳蛇小弟們簡直收服了全場觀眾,目光都在這些可愛又囂張的蛇蛇身上,當通天蛇神穿梭在觀眾席上四處尋找大龜神的蛋,現場的小男孩觀眾總是情不自禁地伸出雙手想與操偶師互動。 ▲ 《龜山島傳奇》演出現場 《龜山島傳奇》的巧妙之處不僅於此,操偶師切換身分的速度與小道具的使用都讓人眼花撩亂,劇中四個演員要分擔將近二十個角色,忽男忽女、忽老忽少、忽人忽偶,像是阿嬤要立刻切換成通天蛇神,聲音與身段都要立刻呈現反差;又如
最近的文章

穿越中西、真實操練、偶藝沒有邊界 -《穿越真實的邊界》三年創作紀實

  攝影/文字     林筱倩 「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的相遇,這中間會產生火花。」法蘭克說完後做了一個爆炸的手勢。 創立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團 (figuren theater tübingen) 的藝術總監法蘭克.索恩樂(Frank Soehnle) 與無獨有偶劇團的藝術總監鄭嘉音,都是德國懸絲偶大師亞伯特.羅瑟(Albrecht Roser)的得意門生。兩人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的三年期共創計畫支持下,攜手一段靈光爆炸的當代偶戲創作之路。 第一哩路是從前期發展工作坊啟程的。「我們透過大量的閱讀和討論,從《山海經》、波赫士《想像的動物》到臺灣的山野傳說,甚至是印度古文明、非洲大陸的神話傳說中找到了非常多的妖怪。當我們去記錄了這些怪獸並且描述牠的時候,其實也代表著我們某種自己內心的渴望或是恐懼。」嘉音回憶2019年法蘭克第一次來到劇團穀倉,與19位臺灣的劇場工作者開始尋訪古今中外的妖怪。他們一邊踏訪文本中妖怪的心性,一邊創造偶藝中妖怪的形貌。       ▲ 前期發展工作坊以即時投影呈現操偶師翻閱《山海經》的手指影像 法蘭克發現塑膠袋、輕便雨衣、氣泡布這類材質又輕又透,可以具象呈現出鬼魂飄忽不定、似有若無的質地,再結合傘骨、熱熔膠、釣魚線,則可以進一步勾勒鬼魂的面孔、軀體和活動關節,強調出不同部位的重心。在無獨有偶的製偶工廠中,誕生了一隻隻被暱稱為「小飛飛」的懸絲偶鬼魂。法蘭克和嘉音很滿意共製計畫第一年的工作成果,法蘭克形容:「塑膠材料可以呈現鬼魂的質地,這材料是屬於當代的,新舊物件交會,透過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和視角,詮釋出某個時代對鬼魂角色的想像 。 」 ▲鬼魂懸絲偶 到了 2020 年,三年期共製計畫的第二年,工作重心在操偶訓練與持續發展偶的形式,但這一年也是全球疫情爆發的一年,法

最短的老街,最長的人情

  攝影/撰文 林筱倩 透過五結鄉公所與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的發起與號召,「2020利澤老街動起來」在這條全台最短的利澤老街上,串連起綿長的人情。街坊鄰居總動員,不分在地、外地,來到利澤老街就能隨時隨處與「偶」相遇。 紅鼻子小丑出沒 隨時隨處都有遇到偶的驚喜 稚嫩的操偶手勢、怯生生的說書語氣,利澤國中與利澤國小的孩子帶來情境式老街導覽-《找回我們的利澤簡》。孩子們利用紙箱製作出立體故事屋,簡單陽春,還有忘詞、笑場和背稿的痕跡,但卻得到了最熱烈的掌聲,每一位參與的家長、觀眾看到孩子們真誠的表現都目不轉睛,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感動的瞬間。 這群孩子在無獨有偶阮義老師數個月來的陪伴與指導下,走進田野,傾聽、尋找利澤的歷史佚事,再回到教室彼此分享、整理歸納,把田野裡所採集到的吉光片羽轉換成戲劇形式,在「2020利澤老街動起來」中粉墨登場。 當利澤國中的孩子們講起利澤的地理環境、人情、信仰與產業時,這片土地近百年來的歷史躍然而出,也把現場的觀眾的心跟利澤這塊土地牽繫在一起。而年齡較小的利澤國小的孩子們,則是用紙箱製作出利澤地區歷史建物的模型,再將田野訪談時聽聞到的人物,用紙板繪製成小小的人偶,輪番在這些地標建築前演出。觀眾參與了這一趟情境式老街導覽後,就像把利澤老街的前世今生走了一遭。永安宮改建的歷史、三連棟曾經是繁華的嫁妝店鋪、馬偕醫生曾在利澤簡教會協助噶瑪蘭人治療牙痛、利生醫院第二代林醫師與醫師娘的仁心仁術、楊麗花在利澤戲院演出時的坐無虛席……這些歷史雲煙都在孩子們童真的演出中恍若再現。 利澤國中的孩子正在導覽利澤漁業小故事 利澤國中的孩子告訴觀眾利澤地區的地理環境 利澤國小的孩子在利澤簡教會前導覽馬偕醫生拔牙的小故事 利澤國小的孩子在利生醫院前導覽利生醫院的家族與事蹟 今年共有八位駐村藝術家來到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他們在駐村的發展期間,藝術家何睦芸與藝術家林曉函將撿拾而來的廢棄物打造為記憶之屋,藝術家李豐丞與藝術家羅婉瑜則實踐著罐頭工廠與海洋議題的創作計畫,藝術家楊柏煒與藝術家柯姿安對身體及意識持續探索,紡織藝術家曾嬿妤與科技藝術駱若瑀各自埋首於展覽創作。 與其說「2020利澤老街動起來」是驗收這八位駐村藝術家的駐村成果,不如說這八位駐村藝術家把作品打開一個路徑,讓觀眾們循著「2020利澤老街動起來」的機緣,無隔閡地走進了藝術家的心靈。 柏煒與姿安的創作名為《很高興為您

當「偶」們同在一起

攝影/撰文 林筱倩 出國,cut!旅遊,cut!工作,cut!年初的一場肺炎疫情打亂了全世界的生活節奏,無獨有偶與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也受到影響,原訂今年要飛來臺灣參與駐村計畫的國外藝術家們行程緊急喊卡! 疫情管束了國境與日常生活,但卻關不住嚮往藝術創作的靈魂,因此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將今年的駐村計畫調整為邀請八位國內的藝術創作者前來駐村。這八位藝術家來自不同領域,在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的牽線媒合下,藝術家們將兩兩一組,以共同創作的形式發表駐村成果。 問起藝術家知道自己創作的夥伴是誰後,第一個感覺是什麼?何睦芸與林曉函相視燦笑:「開心!」睦芸和曉函有過《微塵望鄉》的合作經驗,那時候睦芸是舞台設計、曉函是操偶演員,雖然彼此欣賞,但是互動不多。這一次來到利澤,她們各自帶著自己關心的故事、關心的議題前來,兩人的共識就是:要把故事紮在利澤的土地上,在利澤社區裡長出眼睛和耳朵。 因此睦芸與曉函一放下行李就鑽進利澤社區的活動中心,和社區的叔叔阿姨們一同打氣功、做健康操,然後逛菜市場、逛小店舖。不久後兩個人的創作材料區就堆成一座小山,有利澤海邊撿回的漁網、浮球、廢木材,也有在附近資源回收場挖寶到的捕鼠籠、提鍋、瓶罐……兩人邊創作劇本邊整理廢棄物,建造出一間小小的記憶之屋。屈身其中,每一個角落都有可看、可想之處,睦芸與曉函試圖要把觀眾的思緒與利澤的情感編織在一起。 藝術家林曉函與社區阿姨們互動 藝術家何睦芸以廢料建造「記憶之屋」 「我們一知道是對方後就約出來見面,開始討論我們要做什麼。」藝術家李豐丞與羅婉瑜也是一組奇妙的組合。兩人對創作都各自帶著許多想法,也有各自工作的習慣和堅持,在決定要以「罐頭」作為創作概念後,卻一直在概念的外圍磕磕碰碰、繞著打轉。擅長金屬工藝的小豐對金屬材質有美感上的堅持,「什麼!用紙杯做魚尾巴,我才不要!」小豐笑著抗議。但最後小豐還是做了一條可以收納、變形的罐頭紙杯魚,原因是因為紙杯動起來好看、自然。在金工美學與操偶實務的平衡上,小豐在駐村經驗裡打開感官,接納不同的創作模式,像被熔鑄打磨過的金屬一般,成為更為豐厚的自己。 而對舞台設計、燈光以及操偶都極有見解的婉瑜,她即將在舞台上創造出一條工廠的輸送帶,用機關與操偶的巧思帶給觀眾聲光娛樂。小豐與婉瑜這一對操偶搭檔,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來訴說海洋的故事,要讓觀眾笑中帶淚、淚中帶笑,輕鬆而又有領會。 藝術家李豐丞將錫

利澤最美的風景

  攝影/撰文     林筱倩   都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那麼利澤最美的風景是什麼?當然是利澤的人們!   七月下旬,冬山河流域 五十二甲濕地區 的稻作都已收割,留下一片無邊無際的田野與淡淡的乾草清香。無獨有偶劇團擺開長桌,在好朋友幸福蝸牛民宿與利澤社區發展協會的協力下,共同舉辦了一場華麗又溫馨的 「夏日穗花藝術派對」。   「夏日穗花藝術派對」集結了利澤地區劇團、偶戲村、民宿、社區、學校與公部門的力量與熱情。以宜蘭人辦喜事的心情,歡歡喜喜圍坐在五十二甲濕地區的美景中,用餐後散散步,然後看一齣小戲,享受被佳餚、好戲、涼風招待的夜晚 熱情又有好廚藝的社區媽媽們 在地食材結合義式手法變出的厲害料理 今晚的菜色有法式鴨胸佐金棗醬、金棗芋泥鴨方、宜蘭風味黑棗燉肉、利澤特色蛋腸、布里歐許鴨蛋藍莓麵包、金沙焦糖蘋果酥派、洛神道明寺餅、花生豆腐。   哇!鴨胸、金棗、鴨蛋、洛神、花生,都是利澤在地的食材!可是為什麼吃起來有義大利風味?原來是因為料理的指導老師 Vivi 曾經留學義大利,因此她設計了一系列的菜單,以在地食材結合義大利式的製作手法。再加上利澤社區媽媽們的好火候、好手藝,滿桌的美食一入口,味蕾都在跳舞了! 用最新鮮的利澤鴨蛋製作出布里歐許鴨蛋藍莓麵包 Vivi 老師指導社區媽媽製作金沙焦糖蘋果酥派,金沙也是鴨蛋做的哦   肚子飽飽的就要起來散散步,用餐後天色漸暗,河道旁的穗花棋盤腳悄悄地開放,張開的花鬚像是夏日的花火,帶給人幸福而寧靜的感受,令人悠悠地想起從前。這條植滿穗花棋盤腳的河道是冬山河的支流 -五股圳,從前在利澤最繁榮的時期,河道上的鴨母船川流不息,往來載運貨物與豐收的稻米。而今繁華褪盡,冬山河也已改道取直不再氾濫,個性猛烈卻也帶來漁獲的冬山河如今只留存在老照片與長輩們的記憶中。   當現在的孩子只認識便利商店、手搖杯和氣派乾淨的冬山河親水公園。有一群利澤國中的孩子,在林素梅老師、楊瑄明老師與張育宏老師的帶領下,脫下鞋子走進泥巴裡,親手觸摸利澤的土地、踩進利澤的河水,纏著家裡的阿公阿嬤講利澤的老故事。最後孩子們來到利澤偶戲村,藉由無獨有偶的偶戲課,把採集而來的感受與故事編織進自己的身體。   在利澤國中這群孩子的故事裡,冬山河令人生畏卻又哺育了一代代的利澤人,因此他們給了冬山河一個形象 -冬山河伯,以大偶的形式來呈現。河的力量、河的慷慨、河所帶來的人文歷史,都

偶是大未來

#無獨有偶20歲生日快樂 撰文 林筱倩    淡水河在不遠處波光閃耀,和煦的陽光像金粉灑在雲門劇場的草地上,孩童們轉動大眼睛四處探索,因為奔跑和興奮,額頭與鼻尖上冒著微微的汗珠,小金鈴一樣的笑語聲在四面八方此起彼落。   晴朗的五月週末,劇場裡有演出,草地上有手作市集,展覽空間中陳列著來自各國的偶藝家送給無獨有偶的生日禮物。這是一個偶的節慶,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摸到的一切,都與偶有關。每一種感官都照顧到了,當然也要照顧舌尖的需要,美食區就在那兒,小巧輕食、飽足飯食、涂爸美食,任君享用!   首先在戶外劇場有一場演出,大石頭、蘆葦、水道。才剛席地在開放式的觀眾區坐下,彷彿就吹來一陣山林裡的涼風,閉上眼睛還能聽到潺潺的溪流聲,《野溪之歌》要給你一段奇幻的自然旅程,穿梭在你身邊的不是都市塵囂,是魚兒、螃蟹、小蛇還有蒼鷹。   看看手錶,時間差不多了,該看戲了。今天選擇的是成人限定的好戲《最美的時刻》,但是一起來玩的小朋友還未成年,就給他們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快樂王子》在同時段為所有童心未泯的觀眾開啟奇幻之門。   今天看了好多好美的戲啊!包包裡小心翼翼地裝著在手作市集裡完成的小作品,手機裡都是在市集上和偶驚奇相遇的合照。眼睛滿足了,心滿足了,肚子,呵呵也滿足了!但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偶藝家特展還沒看,《剪紙人》《我是另一個你自己》也好好看的樣子,於是你默默地做了決定:好,下周末 我還要再來!   時序回到現實。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打亂了原本的節奏,精心規劃的所有活動一夕落空。   2020 年對無獨有偶來說是值得慶祝的一年,走過成長過程的曲曲折折,無獨有偶滿 20 歲了,原本計畫邀請所有愛偶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到雲門劇場,參與兩週豐富的演出、特展、市集這歡樂的慶生派對…   現在,雖然我們無法與你面對面,但我們還是想與你心連心,於是很快收拾起落寞的心情,展現劇場人的韌性重新調整腳步,將我們想對你訴說的故事以【線上藝術節】的方式來呈現。   【線上藝術節】規劃了三個單元:偶故事、偶藝家、偶回憶。偶故事裡有無獨有偶 20 年來的經典創作,每一齣作品都是我們的心血結晶,都有一段想銘刻你心底的深刻故事。在我們探索偶戲的路途中,結識了國內外多位偶藝大師、偶戲工作者,這些分別來自臺灣、捷克、德國、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