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掀開帳篷,看現《怪奇馬戲班》

文/詹傑 二 0 一四年,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推出十五週年紀念製作《怪奇馬戲班》,在歷經宜蘭演藝廳、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中央大學破殼藝術節多場演出,超過千名觀眾共同見證這段漫長創作旅程後,總算暫時停歇了腳步。 感動的時刻難以計數,兩位新銳導演宏元、丞渝,全體演員與創作團隊,自每一場演出中不斷檢討改進,讓《怪奇馬戲班》像是個持續長大的孩子,能夠自信而勇敢地去面對眼前這紛擾世界。印象格外深刻的是,在台北周五場夜間,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從頭到尾看完演出。散場時,那位實際上低於十二歲適宜觀賞年齡的小朋友,堅持要讓媽媽帶他跟場上每位演員說說話、親親臉頰後,才肯心滿意足踏上回家的路。我們無從知曉是那一部分,深深觸動了這個幼小心靈,也許他用自己尚未蒙塵的眼睛,如同聖修伯里筆下的小王子般,在這如曇花迅即委頓的劇場生命裡,望見只屬於他一人的美麗風景。我想,這也許正是偶戲能夠橫跨語言、國界、大人小孩的獨特魅力。

2014/12/27【 Good TV《我們EYE旅行!》】五結在地生活

2014/12/13【中視獨家新聞】國際藝術村搬演頻繁 兒童營玩偶樂

台灣波蘭交流合作創作《夜鶯》

   中國皇帝聽說自己的御花園有一件世間最美的事物——夜鶯的歌聲,遂下令召夜鶯入宮。一個廚娘帶領宮人去附近的森林找到了夜鶯。夜鶯同意留在宮中。興奮的皇帝將夜鶯圈養於籠子裏。一日外國使節贈給中國皇帝一件珠光寶氣的機械夜鶯,皇帝對真的夜鶯逐漸失去興趣… 《夜鶯》為安徒生最美麗,最動人的童話故事之一,由波蘭羅登大眾劇院邀請無獨有偶劇團聯合創作。這是一個關於自由和承諾的故事: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友誼,外表的美麗敵不過人們內心對於善良與智慧的渴求。本劇由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赴波蘭執導,由波蘭羅登劇院偶戲演員演出。羅登劇院劇院為擁有30年悠久歷史的劇院,劇院內擁有一個大劇場、一個小劇場、一個實驗劇場,以及一個偶劇場。

「2015偶。迷們」 志工培訓工作坊

中央黑盒子觀眾迴響

「咿咿啊啊、嘰嘰喳喳 爭奪、依附、存亡...... 原來遊戲很久很長也很深遠 我的觀後感「愛,使之耽溺」 行進中腦子裡一片混沌,但那些光影聲響怪奇的一步步推進著思緒。 『是個不輕鬆,但是有意思的劇。』 配樂、偶裝、舞台...... 光是設計部分,我想就有值得進場一睹了」-林同學 「這是一個看起來不輕鬆的劇. 也許呈現的很搞笑逗趣. 但深深地去思考過後. 其中蘊含的寓意很深. 讓你不得不去思考. 看到小皮最後一直跑一直跑跑到海邊那裏.是想哭的. 有點同情他. 也同情著6隻在大帳棚下的動物們. 我們 都渴望被愛。」-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