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飛往波蘭的絕美夜鶯—無獨有偶藝術總監嘉音海外駐村側寫 文/詹傑
二0一四年下旬,因國光劇團團長鍾寶善推薦,嘉音收到來自海外的邀請,以偶戲導演身分前往人文薈萃,孕育戲劇大師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詩人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以及身故後作品屢屢驚豔世人的小說家布魯諾·舒爾茨(Bruno Schulz)的國度,波蘭。在為期兩個半月的駐館交流中,嘉音棲居在波蘭科哈諾夫斯基羅登市立大眾劇院(J. Kochanowski Popular Theatre in Radom)四樓,緊鄰底下劇場,嘗如另一位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曾說,「作家最完美的家是妓院,上午寂靜無聲,入夜歡聲笑語。」而能夠緊緊依偎打造繽紛幻境的劇場空間,並且暫時放下經營包袱、以純粹導演身分進行創作,嘉音分享道,那可真是一段難以想像的幸福生活。
羅登大眾劇院,引領民眾與藝術相遇的場域
![]() |
波蘭羅登市立大眾劇院外觀
|
![]() |
羅登大眾劇院作品多元,圖為《安娜.卡列尼娜演出》
|
![]() |
道具部門進行《夜鶯》舞台道具製作
|
![]() |
嘉音與《夜鶯》演員合影
|
跨國製作《夜鶯》,現代偶戲驚豔海外
![]() |
《夜鶯》繽紛的視覺語彙,獲得波蘭觀喜愛
|
![]() |
演員嘗試製作劇中影偶
|
![]() |
《夜鶯》中的朝臣戲偶
|
![]() |
嘉音參觀布拉格DAMU戲劇學院偶劇系
|
重回自小熟悉的台灣,嘉音說道有些想念波蘭的單純安靜,憶起那些以文學作家命名的公園、街道、學校,自另一個面向,顯現波蘭的人文根基底蘊。當進劇院看戲不再僅僅只是少數人的特殊休閒,而是尋常日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許島嶼上的人們可以更從容清明地審視我們自身所在。這將是所有台灣劇場工作者,一同努力的目標。
二0一五年,無獨有偶將在劇場裡,與更多豐富生命,彼此”偶”遇。
*更多嘉音拍攝海外照片連結
波蘭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2744260010816.1073741842.690385815&type=1&l=472b55bf09
布拉格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