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南觀眾迴響:充滿詩意的演繹方式

2011.12.21 「剪紙人 Paper Cut Dreamer」-by 無獨有偶。
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廳 。

愛很簡單 卻剪得困難
但總有一天 我們一定可以剪出幸福的形狀
這部偶戲,從一開場的口白,就吸引了我。
冬天是什麼顏色?
月亮有什麼味道?
一片樹葉飄落下來,它會走向哪裡?
剪一張紙,,剪出的是圓滿還是殘缺?
一張紙被剪了下來,是擁有還是失去?
夢裡有微笑嗎?
過去在夢裡會是什麼樣子?
時間有笑容嗎?
...
(用我已經初老的記憶力,只能記得上面幾句,殘念!或許有小小的錯誤,請包涵)
整個舞台基調是一片純白的紙幕,透過光影的變化,成功呈現了氛圍的營造,及想像的延伸...音樂、服裝、以及演員的肢體動作,充滿了東方的神秘色彩,感覺上,不僅演出的主題是"剪紙人"的故事,就連演員們也似紙偶擬人一般,十分充滿詩意的演繹方式!
偶與演員互動穿插出一個感人的故事,溫馨而不匠氣,偶的運用豐富而自然(這次演出的形式涵蓋手套偶、懸絲偶、杖頭偶、執頭偶、光影劇場等),演員們敘事演出的聲音也不輸專業戲劇配音員,大約80分鐘左右的演出長度,相當完美而精緻的一部小品偶戲!只可惜台南只演一場,不然很有再看一次的衝動~~

說到偶戲,這已經是我到目前為止看的第5或6部了。如果現今去看偶戲是懷抱著看熱鬧與趣味的心態,那恐怕是會大失所望。就我接觸的這幾部,基本上都是以成人為設定觀眾,劇本都有一定的深度,包含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人性善惡的反省、或感情糾葛的掙扎...等。
今天這部「剪紙人」界於老少咸宜的普級標準,但少兒觀眾恐怕體會不到劇本的深義,如同開場的那幾個問題,就連邁入初老期的我也答不出來呀......至於"給大人看的偶戲",特別印象深刻的是「最美的時刻」,是無獨有偶工作室去年的主戲,由魏雋展擔綱的獨角戲。原以為會是個浪漫的故事,事實上演出雖然詼諧,但劇本精神卻是十分晦暗、黑色,充滿對現實人生的批判與對於扭曲的社會價值的無奈,當主角嘗試赤裸的面對自己時,甚至除去全部服裝,全裸面對觀眾演出!在小劇場,觀眾基本上是圍在舞台前觀戲,其與觀眾的距離僅幾公尺,我該場恰巧坐在第一排,很震撼那樣的演出,很專業、很到位,一點也沒有猥褻或色情的感受,也很佩服演員能做那樣的犧牲。
只是,看戲的過程中,我一直有個疑問,這麼沉重的劇情,為何要取做「最美的時刻」這麼浪漫的名字呢?何況,它還是德國小說翻譯劇本,這名字是否有其意義?果然,在最後一剎那,終於知道了答案。主角因苦於扭曲的生活與價值觀,承受不了壓力,最終選擇了自高樓墜下,在落地前的那一瞬間,他感到了自由與解脫....也就是....最美的時刻!那一瞬間,我的頓悟加上同情與惋惜,在落幕之後,久久都不能平復。在我看來,偶戲真要比一般舞台劇難度更高,演員不只要精通偶的操作,自己也必須是一流的演員,操偶操到人偶合一的境界,的確很難!

另一部深刻難忘的偶戲,是去年應兩廳院邀約來台演出的「春琴」,這是改編自一部日本的小說--谷崎潤一郎的"春琴抄",卻是由英國知名的合拍劇團所演繹,女主角請到日本當紅的深津繪里來操偶,也同樣是具有高度藝術性,值回票價的好劇。這一部劇尚有許多感想可寫,故留待將來另文再提。

回到本文「剪紙人」的主題,本劇主角之一同樣是「最美的時刻」的魏雋展,只是他扮演童稚的主人公阿呆,為了戲特地剃了小瓜呆頭,我直到演出結束也沒認出來,事後看了劇照才知。霎時,不禁覺得這樣多樣性的演員實在難得,我想,他將來必定會是台灣劇界的一顆明日之星!當然另外兩男位演員也不遑多讓,一位演出本劇中唯一一位負面角色阿賴的Fa,能用操偶及聲音、動作表現出阿賴陰沉的內心戲;另一位是印籍的江譚佳彥,他的肢體舞蹈十分東方風,似泰國或馬來西亞的傳統舞蹈,給這劇加分不少,還有他略帶腔調的流利國語,也讓人難忘啊~至於三位女演員,無疑的,演出阿嬤的邱米溱這次也很吸睛,從「快樂王子」一劇開始就知道她功力深厚,另二位女演員同樣襯職而出色。六個演員加上偶群,把觀眾帶進80分鐘的龍村之旅,雖不沉重但後韻無窮.....

唯一小小令人詬病之處~原本看劇我都習慣一定購買其本事或節目冊,以便看劇前能有些基本了解,方能快速進入劇中情境,並知曉觀戲重點。而本劇免費發贈的DM,只有簡單的說明,這比較像宣傳單。後來出場才發現,原來另有節目冊,但沒有賣,只有當場加入會員的贈禮福袋內方有附贈。為此,我只得迅速拿了會員表格填寫,但拿至櫃台時,工作人員告知福袋已全數贈畢,雖說另以"小型紙摺式光影劇場"替代贈品,但非我所求,故而小小的遺憾了!(不過換個角度想,台南人的文化涵養真是不賴啊~能把單位準備的福袋搶光,也實在難得!)


註:「最美的時刻」-by 無獨有偶。台南文中心原生廳 。2010.12.10
「春琴」-by英國合拍劇團。台北國家戲劇院。2010.12.18


轉載自:「深白色」部落格
http://doris853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323377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洪通介紹-彩虹阿伯黃永阜

彩虹爺爺黃永阜還沒把台中干城六村畫成彩虹眷村的四十年前, 台南的鄉下南鯤鯓有一位洪通阿伯已經把他住的紅磚房內外畫得滿滿都是。 當時沒有人叫他「彩虹阿伯」,很多人都說他是「瘋子」。 彩虹爺爺畫的彩虹眷村 因為 1969 年,靠打零工為生的洪通已經五十歲了,卻突然跟太太說要畫畫,讓她去外面辛苦工作,自己關在昏暗的小房間裡做畫家的大頭夢。 也有人說,洪通從小是孤兒,又不識字,掃墓找不到父母的墳,就在路邊的空地擺起三牲祭拜,看起來神經兮兮。 還有,他畫裡的人物有七分像鬼,畫裡的字像是鬼畫符,比火星文還難懂。 他倒是很有自信,把自己的畫掛在廟前辦個展。 直到 1972 年,放在華航飛機上給外國人看的《漢聲雜誌英文版》報導了他的廟口個展, 於是大批媒體開始湧入窮鄉僻壤,瘋瘋癲癲的鄉下阿伯洪通成為媒體人物。 「瘋子」變成了「天才」,鄉下人很疑惑。 城裡人也很疑惑。 1976 年,洪通的個展從南鯤鯓的王爺廟搬進了台北美國新聞處,引爆十萬人潮,人潮裡不乏大人物,有的很讚賞洪通,有的很不屑。 蔣勳認為,洪通是鄉土奇人,但不是藝術天才,洪通的爆紅,「更應該算是商業文明的一種」。 李石樵等一些畫家覺得,洪通是對嚴肅藝術的侮辱。 漢寶德說,洪通把中國《山海經》的古老世界帶到我們面前。 洪通紅了,許多親戚朋友就來吃紅,明搶暗騙他的畫和錢。洪通很不快樂,把自己鎖回房間更深的黑暗裡。 1987 年,鄰居在房裡發現洪通的屍體,晚年他只靠喝蜜豆奶度日。 洪通的兒子洪世保說他父親的一生是:「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路邊無人問 」。 洪通彩繪的紅磚房,他過世沒多久就被拆了。 2010 年,彩虹眷村也差點被台中市區規劃剷平,臉書發起連署「讓彩虹爺爺畫下去」,台中市政府才把怪手縮回去。 我們來不及為洪通保留一個村落,所以我們決定展開《洪。通。計。畫》, 讓洪通在劇場裡畫下去。 洪通的畫,本圖片由雄獅美術提供。

方框外的無限—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方框外的無限 — 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文/魏于嘉 攝影/張瑞宗 以木條黏接成一座立體長方框架,約略兩個鞋盒疊起來的大小,每個學員最開始拿到的,就是這麼簡單的「劇場」地基。在 7 月 20 ~ 26 日短短七天內,學員們在這方框裡的小劇場,建構起常見的故事場景 — 森林、城市、室內,加上幾個童話的典型角色,如天真清純的少女、邪惡的侵略者、充滿智慧的老人等,從舞台設計到角色人物一手包辦,逐步完成專屬自己的紙偶劇場。最後一天在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舉行的成果演出,學員們環抱紙偶劇場的滿足笑容寫著「我擁有了一座劇場!」 攝影/張瑞宗 童話是故事的原型 來自捷克的馬瑞克•薩科斯泰勒斯基 ( Marek Zákostelecký ) ,是此次紙偶劇場大師班的老師,主要從事舞台設計。翻譯于恩平表示,馬瑞克老師的童年時期,電視還不算普及,捷克的娛樂活動也不多,當時街上仍有紙偶劇場的巡迴演出,很多家庭也都有這麼一座小小的紙偶劇場,作為給孩子的禮物;除了是孩子的玩具外,也在以紙偶劇場搬演童話故事的親子活動中,傳遞教育意義與培養創造力。這次的工作坊便以人人熟悉的「童話」拉開序幕。馬瑞克老師請學員設計四個童話原型角色:無辜的年輕少女、無辜的年老婦女,加上一個青年英雄和一個邪惡的壞蛋。雖是四個很典型的角色,但每位學員創造出的角色形象各有不同,後來老師請學員們將這四個角色套入 《小紅帽》的故事;學員們隨即發現,即使是《小紅帽》這樣典型的故事套路,但角色的微妙不同,就能讓故事產生不一樣的風情,也讓學員對於建構自己獨一無二的紙偶劇場更具信心。 圖:學員們創造屬於自己的童話故事腳色 攝影/鄭嘉音 圖:學員分享自己設計的腳色  攝影/鄭嘉音 專屬自己的劇場 紙偶劇場大師班是無獨有偶歷來工作坊中,較偏向舞台設計的工作坊,篩選學員時以美術設計相關或教育背景優先,每個學員對著自己那座小小的紙偶劇場,皆有匠師級的創造力與專注力;而學員在為舞台描繪華麗細緻的背景時,老師也提醒:舞台上最重要的還是角色,記得別顧此失彼,讓劇場模糊焦點。擔任「小班長」的無獨有偶團員李書樵表示,馬瑞克老師的教導非常踏實有方法,使她能看見、理解劇場慢慢成形的過程,也能練習以導演的總體視角觀看自己的劇場。本身從事平面設計的張毓軒好玩的說,這幾天好像回到以前大學就讀動畫系...

記憶檔案1 ─ 明佳師父:「洪通的畫就像一個身體」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掀起素人藝術狂潮的畫家洪通, 至今還有多少人認識他、記得他? 「洪通記憶檔案」,將為你採訪各路人馬的洪通記憶和看法。 既然大家都好奇洪通到底通不通,第一發就為你訪問很通的明佳師父,看看他怎麼說洪通。 明佳師父 玉封哪聖宮住持 五十歲   我遇見洪通,是在南部的法會上。 唯一的印象是洪通這個人很老實,話不多,可能口才也不太好,是個很純樸的人。 我知道他有在畫畫,可是廟裡同樣在畫這種靈性繪畫的人還不少,所以也沒覺得他比較特別。 而且我那時候年輕氣盛,不懂得謙虛,錯過很多跟高人請教的機會,真的很可惜。 我看不懂洪通的畫,可是我看得出來,洪通應該就是我們所說的「靈媒」,也就是乩童啦! 一般來說,靈媒都是目不識丁的人,他們在被附身的狀態下畫出他們看到的東西, 但是自己不做解釋,由旁邊的「筆生」,也就是祭司,來說明畫中的意義。 洪通也不識字,他通靈了,就一直畫一直畫。 可是洪通不是廟裡的人,他旁邊沒有筆生幫他解釋, 他自己又沒有留下文字,所以我們知道他有一些訊息想要傳達,只是現代人看不懂了。 比方說,像我們通靈的人,看一個人的身體就可以看到很多訊息, 然後經過嚴格的訓練,我們就懂得如何翻譯這些訊息, 知道說,喔!這代表喉嚨不好;喔!這代表胃腸有毛病。 洪通的畫就像一個身體,只是我們不知道如何翻譯這些訊息。 洪通家鄉的南鯤鯓王爺廟也很有名,以前那裏都會舉辦大型的乩童科舉考試。 考試很嚴格喔!要考七七四十九天,而且可能一個都考不上。 本來,道教就是很豐富的文化,並不容易學會。 但它有它的邏輯,一點也不玄, 它都流傳幾千年了, 玄的是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