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重要藝術節及表演

荷蘭多德瑞克市國際偶戲節

Internationaal Poppentheater Festival


是一個別具風格的歐洲偶戲節。每年六月中,在荷蘭的鹿特丹以南,以老屋及優美運河著稱的多德瑞克市(Dordrecht)舉行,由深具個人魅力的Damiet van Dalsum女士,以私人名義發起,並擔任藝術總監主辦。隨著活動的規模擴增,藝術節名稱也從「多德瑞克市國際微妙偶戲節(International Micro Festival Dordrecht)」,在2001年更改為現今名稱;不過,偶戲節仍保有許多「小而美」的主題劇場特色。

結合來自世界各地受邀至此的傑出偶戲團隊,以及當地風景、社區力量、生活樣態構成的偶戲節,在「客廳系列」、「花園系列」、「船屋系列」等劇場空間中發揮地淋漓盡致。主辦單位除安排演出團隊借宿當地民眾居所做為寄宿家庭外,也讓社區中公共和私人房屋空間變身為「劇場」,提供藝術團體對於在地居民、風土,有更深入互動的機會。



亞維儂OFF藝術節

Avignon OFF Festival


亞維儂(Avignon)位於法國南部,是中古世紀的宗教重鎮,古城保存完整,現今仍瀰漫濃濃歷史氣息,散步其中仿若走入時光隧道。1947年,法國導演、人民劇場之父尚維拉(Jean Vilar)看中了亞維儂這個城市,開辦了亞維儂藝術節。自此,每年夏天整個七月的藝術節成為年度盛事、全民運動,全城投入劇場的嘉年華會,也成為國際最重要的文化饗宴之一。藝術節的選戲標準在於,何者能體現當代劇場思潮與美學,具有一定的指標性,因此被稱為「IN」。

1963年始,一群外圍的劇場藝術家,開始反省人民劇場的意涵,並期待一些自發性的劇場藝術活動,以抗衡較官方意味的藝術品味,可說是法國「1968」反抗精神的首波。外圍劇場運動發展直至1982年,才由一位劇場演員阿藍雷歐納(Alain Léonard)發起組織,好讓紛雜的外圍劇場活動有一定的能見度並受重視,且保留原先的抗衡精神,將之命名為「OFF」。「OFF」強調不受限的多元性,因此每一劇種形式都可找到,在「IN」的節目單之外,有更多另類或小型的選擇,而非少數菁英決定的劇目。如今,亞維儂OFF藝術節的開放自由,吸引世界各地的獨立劇團來此大展身手,各媒體、策展人和觀眾在此尋找新品味,「OFF」因此成了各劇團創作的試金石,也形成亞維儂最特殊的藝文風景。



比利時國際默劇節

International Mime Square Festival


比利時於1999年正式將默劇納入正統學院系統,成為文化政策的其中一項,將之視為一門專業的科目,是對默劇藝術的重視。事實上,默劇最重要的戲劇貢獻在於「手勢」,手勢的運用幾乎是戲劇起源之時即存在的。因此文化政策的重視幫助了默劇在比利時的發展,也催生了比利時的國際默劇節。

每年的10月6日到9日,於比利時北方的城鎮Aarschot舉行的默劇藝術節。藝術節原先的宗旨在發揚荷語區的默劇藝術,並與歐洲各流派交流,秉此精神,藝術節逐漸擴大範圍,轉為國際交流,並透過研討會建立當代默劇美學。默劇節將默劇的定義著重在肢體語言,並儘可能擴大範圍,因為在當代劇場跨領域的美學風格,默劇的應用幾乎隨處可見,如何在當代劇場中找出屬於默劇的實驗性,成為藝術節的一大特點。因此在默劇節的節目安排裡,可見各式實驗性的創作。其中,偶劇裡的偶與操偶演員的關係,也是現今肢體表演很重要的一個面向,如同物件與舞蹈,或是物件與默劇,都在在能表現出劇場中肢體語言的開發與探尋。而此藝術節,正是以挑選來自世界各國的肢體實驗創作,呈現默劇劇場的新面貌。



印度Ishara國際偶戲藝術節

Ishara International Puppet Theatre Festival


本偶戲節是印度文化界的一大盛事,位於新德里Habitat中心 (India Habitat Centre N. Delhi),由當地居於領導地位的現代偶戲團「Ishara」主辦。Ishara偶劇團創作多元,融合了面具及物件,表現在視覺詩、民間故事、諷刺劇、電視劇及教育工作坊等,包羅萬象。藝術節的成立宗旨也和主辦劇團的藝術風格一樣,探究偶戲美學的各個面向與可能性,並且希望,藉由印度與世界偶戲網絡的建立,促進並創新偶戲藝術發展。由於藝術節的節目策劃,將各式傳統與當代偶戲齊聚一堂,並透過展覽、工作坊、研討會和社區活動介紹分享偶戲知識,引導一般大眾領略國際上各種類型偶戲的美,使藝術節提升到教育傳播與文化交流的層次。

由於此藝術節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將印度傳統偶戲帶進當代劇場的範圍,為印度當地提供全世界偶戲發展的視野,也是傳播當代偶戲新知的亞洲中心之一,藝術節的國際性讓許多偶戲劇團都期待參與演出和交流。參與的表演團體來自世界各大洲,將觸角全面延伸。



匈牙利”Puppet in My Pocket”國際偶戲藝術節
”Puppet in My Pocket” International Festival for Puppeteers


由世界偶戲協會(UNIMA)匈牙利分會所主持,1986年在薩羅帕達市(Sarospatak位於歐洲的中心、匈牙利北部)成立,於每兩年的7月1日至4日舉行。本藝術節由市政府主辦,皮諾丘獨立藝術家基金會(PINOCCHIO Independent Artists Association Foundation)承辦,此聯盟由一群藝術家以及藝術教育專家組成,其藝術總監Laszlo Szentirmai為Miskolc大學戲劇教育教授,負責規劃本藝術節之演出節目以及戲劇教育會議內容。本藝術節成立以來,世界各大洲的劇團均曾參與演出,除了歐洲團體外,較遠的還有來自墨西哥、巴西、日本、澳洲、南非等國家。

本藝術節之精神是鼓勵偶戲藝術家們的各類型創作,薩拉帕達市區有各種的空間可供藝術團體展現,從義大利式的街頭表演、或巨型木偶遊行,到畫廊以及文化中心,題材從傳統皮影戲、肢體偶戲、兒童節目、到現代物品劇場,包羅萬象。本藝術節在匈牙利扮演重要的影響力,教育文化部以及地方文化局均為本活動之協辦單位。藝術節更與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系合作,邀請藝術教師觀賞節目並研討偶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並邀請演出藝術家作為研討會的來賓,完全落實偶戲教育的文化紮根。



釜山國際表演藝術節
BIPAF, Busan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


於二OO四年在釜山市政府的贊助下開辦,最初以提升市民藝術欣賞和文化品質為目的,如今已成為韓國最早也是最具規模的國際性表演藝術節。

釜山國際表演藝術節的特色之一,在於每年皆有一個特定的主題:從第一屆的「大家一起笑」,接著有O五年的「跨越東方與西方之橋」、O六年「默劇在釜山」、O七年「經典重探」、O八年「奇特音樂劇場」、O九年「默劇與肢體劇場」、以及二O一O年的「非典型表演藝術」。在策展上,主辦單位的節目規劃也具有多樣性,把藝術節區分成許多個不同的單元:「年度表演」或「特別節目」由受邀藝術家的創作構成藝術節的主幹;韓國家庭團圓的節慶集中在五月,「家庭舞台」單元便呼應了韓國的文化傳統,提供闔家觀賞的節目,同時以家庭為起點將表演藝術推廣為無分成人或孩童、開放全民参與的運動;「藝術節擂台賽」推出國內外劇團的首演作品;「邊緣劇場」介紹具有強烈實驗性質的創作;「十分鐘戲劇」是專為劇場的業餘愛好者所提供的一個發表平台,與觀眾互動。另外,「大師工作坊」每年邀請三到五位知名的藝術家,針對共同的主題,例如韓國的詩、傳說或民俗歌謠,與韓國當地的演員和劇場團隊個別工作,並在藝術節接近尾聲時發表集體創作的成果。目前正在籌備中的「BIPAF在一起」,計畫成為藝術節的常設組織,專責文化交流,並整理演出檔案供民眾使用。每年的五月一日開始至五月十日閉幕,五月的釜山成為韓國藝術界的年度盛事之一。



溫哥華國際兒童藝術節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estival Society)


溫哥華兒童藝術節創立於1978年,旨以國際水準世界知名的表演節目啟發並娛樂年輕觀眾,提供孩子們鼓勵批判思考的環境,讓孩子們終其一生藉由學習、激發想像,對世界不同文化產生高度興趣與了解。當年參與過藝術節,現在成為父母的大朋友,也帶著他們的孩子來參與藝術節。自第一屆開始,已經有一千六百萬人次參與!

藝術節三十三年來在Vanier Park舉辦,2011年起藝術節移往美麗的觀光小島Granville Island上舉行,小島本身原是工廠聚集的工業區,後轉型成觀光商業區,工廠改建為多間小劇場,以及一座座的藝術家工作室,聚集了許多工藝家在此開設藝廊。除了劇場演出外,藝術節精心設計在船上以及池塘等特殊場域的演出,同時在戶外廣場也舉辦許多親子參與有趣的活動:臉部彩繪,街頭說故事,踩高蹺藝人、創意偶製作,迷宮堡、社區藝術雕塑、音樂工作坊等,充滿節慶氣氛。在這裡舉辦藝術節不僅帶來島上商機,原本觀光人潮,也可帶動藝術節票房提升。



ACT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
AC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Theater Festival


起源於日本的亞洲當代戲劇季,至今已舉辦了十屆,本著弘揚亞洲文化、加強亞洲地區的文化交流,並促進亞洲地帶戲劇之發展與影響力。自2005年起,亞洲當代戲劇季來到中國上海,由上海戲劇家協會主辦、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協辦,是為一年一度的國際戲劇盛事,並持續擴大參演國家與項目,不只涵括了亞洲地區的國家,亦逐年有其他歐美國家的參與。2008年亞洲當代戲劇季,以上海為基地,因此正式更名為「ACT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正式將世界各地的優秀當代製作,引進至戲劇季中介紹給大家,將文化視角開拓更廣。「ACT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每年都設有不同主題,除了正式演出之外,還開辦工作坊、演後座談會、國際論壇、讀劇會等活動,落實多方面的交流。藉由此戲劇季,將當代最新、最具潮流代表的戲劇作品齊聚一堂,並能各自反映不同國家和地區最前線的創作特色。



新加坡華文小劇場節
CHINESE THEATER FESTIVAL, SINGAPORE


2011年,由實踐劇場首度主辦的”華文小劇場節”,是一個跨國際、跨文化與多元藝術的華文劇場交流平台,更結合了新加坡、香港、台灣各地的華文小劇場佼佼者參與其勝,讓新加坡觀眾接觸不同類型的劇場表演形式,感受華文小劇場的魅力。

華文小劇場節與iluma商場合作,iluma提供了本地及亞洲藝術家一個跨界交流的平台 ”欣藝坊”劇場,以進行創作性的、實驗性的、和有創意的互動合作,在著重 ”人與空間”的黑箱劇場裡,觀眾與表演者接觸,近距離觀賞演出,感受小劇場空間所帶來的無數可能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洪通介紹-彩虹阿伯黃永阜

彩虹爺爺黃永阜還沒把台中干城六村畫成彩虹眷村的四十年前, 台南的鄉下南鯤鯓有一位洪通阿伯已經把他住的紅磚房內外畫得滿滿都是。 當時沒有人叫他「彩虹阿伯」,很多人都說他是「瘋子」。 彩虹爺爺畫的彩虹眷村 因為 1969 年,靠打零工為生的洪通已經五十歲了,卻突然跟太太說要畫畫,讓她去外面辛苦工作,自己關在昏暗的小房間裡做畫家的大頭夢。 也有人說,洪通從小是孤兒,又不識字,掃墓找不到父母的墳,就在路邊的空地擺起三牲祭拜,看起來神經兮兮。 還有,他畫裡的人物有七分像鬼,畫裡的字像是鬼畫符,比火星文還難懂。 他倒是很有自信,把自己的畫掛在廟前辦個展。 直到 1972 年,放在華航飛機上給外國人看的《漢聲雜誌英文版》報導了他的廟口個展, 於是大批媒體開始湧入窮鄉僻壤,瘋瘋癲癲的鄉下阿伯洪通成為媒體人物。 「瘋子」變成了「天才」,鄉下人很疑惑。 城裡人也很疑惑。 1976 年,洪通的個展從南鯤鯓的王爺廟搬進了台北美國新聞處,引爆十萬人潮,人潮裡不乏大人物,有的很讚賞洪通,有的很不屑。 蔣勳認為,洪通是鄉土奇人,但不是藝術天才,洪通的爆紅,「更應該算是商業文明的一種」。 李石樵等一些畫家覺得,洪通是對嚴肅藝術的侮辱。 漢寶德說,洪通把中國《山海經》的古老世界帶到我們面前。 洪通紅了,許多親戚朋友就來吃紅,明搶暗騙他的畫和錢。洪通很不快樂,把自己鎖回房間更深的黑暗裡。 1987 年,鄰居在房裡發現洪通的屍體,晚年他只靠喝蜜豆奶度日。 洪通的兒子洪世保說他父親的一生是:「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路邊無人問 」。 洪通彩繪的紅磚房,他過世沒多久就被拆了。 2010 年,彩虹眷村也差點被台中市區規劃剷平,臉書發起連署「讓彩虹爺爺畫下去」,台中市政府才把怪手縮回去。 我們來不及為洪通保留一個村落,所以我們決定展開《洪。通。計。畫》, 讓洪通在劇場裡畫下去。 洪通的畫,本圖片由雄獅美術提供。

記憶檔案5-洪鑾聲:「洪通的故事太多,但是說起來又不像故事」

透過南鯤鯓文史解說員李惠敏的熱心幫忙,我們難得見到了洪通的堂弟洪鑾聲老先生。洪老先生與洪通是知交,聽他回憶洪通說過的話,似乎可以聽得到洪通說話的音調,看見洪通說話的表情。彷彿三四十年並未過去,一切歷歷在目。 洪鑾聲  前台南縣北門鄉鄉長  九 十 歲 說到洪通這個人,他的故事太多,但是說起來又不像故事。 當年我們一起做宗族的功德法會,我們稱之為「放赦儀式」,除了超渡祖先,也超渡鄰近的孤魂野鬼; 法會上掛著很多道教的圖像,譬如說一些上刀山下油鍋的地獄圖,洪通看了就說要跟我借回家畫, 結果畫出來跟道教的那些圖完全不同款,他說:「畫同款有什麼意思!」 他的畫裡有神有鬼,也有他的生活,我在想,就是這些道教的圖啟動他畫畫。 他這個人講話也很有意思。 當時《藝術家》雜誌的何政廣先生幫他在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辦畫展,那可是美國人的屬地喔! 畫展開幕當天,沒有人敢幫洪通的畫標價,最後只好我去標, 我大概一幅標個幾千塊,在當時的畫價來說已經很高了。 忽然,洪通把我拉到旁邊,說這些圖不能賣。 我說為什麼不能賣,圖就是畫來賣的啊? 他居然回說:「如果圖賣出去了,我變做不會畫畫了怎麼辦?」 還有一次,我問他,你畫裡面寫那些字是在寫什麼? 他就一付很得意的樣子回我說,我幹嘛告訴你? 我說,其實你自己也看不懂你在寫什麼對不對? 他就說:「什麼我看不懂!這古人說一字是值千金,不然你一字一千塊給我,我就告訴你。」 唉!要說故事,其實也沒什麼故事,要說沒故事,他的故事又很多。 他這個人,做畫一定是在晚上,畫整晚沒在睡的啦!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種神明的力量在支持他畫圖。 漢寶德說他是「化外的靈手」,我覺得是非常漂亮的描述,因為他畫的就不是人畫的東西啊! 而且他還會起乩。乩童是有他的一套基本教練的,他不懂,就黑白操, 打得全身都是大洞小孔,一個禮拜也好不了。 還有,他會用性器官畫圖,是真正的喔! 有一天他來找我抬槓,因為我做過道士,他覺得我很行,我算是他崇拜的對象,他的知音。 我跟他說有一個畫家很出名,你可能不知道喔,叫畢卡索, 還有一個大書法家叫張旭,寫字寫到抓狂,就拿長頭髮沾墨汁揮毫。 他聽了很不屑地說,那有什麼稀奇? 隔天他抱著整捲棉紙的

方框外的無限—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方框外的無限 — 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文/魏于嘉 攝影/張瑞宗 以木條黏接成一座立體長方框架,約略兩個鞋盒疊起來的大小,每個學員最開始拿到的,就是這麼簡單的「劇場」地基。在 7 月 20 ~ 26 日短短七天內,學員們在這方框裡的小劇場,建構起常見的故事場景 — 森林、城市、室內,加上幾個童話的典型角色,如天真清純的少女、邪惡的侵略者、充滿智慧的老人等,從舞台設計到角色人物一手包辦,逐步完成專屬自己的紙偶劇場。最後一天在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舉行的成果演出,學員們環抱紙偶劇場的滿足笑容寫著「我擁有了一座劇場!」 攝影/張瑞宗 童話是故事的原型 來自捷克的馬瑞克•薩科斯泰勒斯基 ( Marek Zákostelecký ) ,是此次紙偶劇場大師班的老師,主要從事舞台設計。翻譯于恩平表示,馬瑞克老師的童年時期,電視還不算普及,捷克的娛樂活動也不多,當時街上仍有紙偶劇場的巡迴演出,很多家庭也都有這麼一座小小的紙偶劇場,作為給孩子的禮物;除了是孩子的玩具外,也在以紙偶劇場搬演童話故事的親子活動中,傳遞教育意義與培養創造力。這次的工作坊便以人人熟悉的「童話」拉開序幕。馬瑞克老師請學員設計四個童話原型角色:無辜的年輕少女、無辜的年老婦女,加上一個青年英雄和一個邪惡的壞蛋。雖是四個很典型的角色,但每位學員創造出的角色形象各有不同,後來老師請學員們將這四個角色套入 《小紅帽》的故事;學員們隨即發現,即使是《小紅帽》這樣典型的故事套路,但角色的微妙不同,就能讓故事產生不一樣的風情,也讓學員對於建構自己獨一無二的紙偶劇場更具信心。 圖:學員們創造屬於自己的童話故事腳色 攝影/鄭嘉音 圖:學員分享自己設計的腳色  攝影/鄭嘉音 專屬自己的劇場 紙偶劇場大師班是無獨有偶歷來工作坊中,較偏向舞台設計的工作坊,篩選學員時以美術設計相關或教育背景優先,每個學員對著自己那座小小的紙偶劇場,皆有匠師級的創造力與專注力;而學員在為舞台描繪華麗細緻的背景時,老師也提醒:舞台上最重要的還是角色,記得別顧此失彼,讓劇場模糊焦點。擔任「小班長」的無獨有偶團員李書樵表示,馬瑞克老師的教導非常踏實有方法,使她能看見、理解劇場慢慢成形的過程,也能練習以導演的總體視角觀看自己的劇場。本身從事平面設計的張毓軒好玩的說,這幾天好像回到以前大學就讀動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