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舞台的存在是要使我們跳下深淵

(官網好讀版)

鄭嘉音口述,朱安如整理
(法文資料提供周伶芝)
原文刊載於PAR表演藝術雜誌2009三月號

  香堤的戲,改變了我的人生!念高中時第一次看香堤,其中的「偶」只是圓海綿或長羽毛,竟帶來前所未有「心痛的感覺」;串連情境而成的內容難落言筌,卻彷彿有條線牽連心底,打動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美得讓人不禁落淚。這令我開始著迷於「讓物件活起來」的「偶」,同時感受到心中「不想只當旁觀者」的衝動油然而生-學習偶戲、成為劇場工作者、與夥伴們一起耕耘現代偶戲在台灣劇場從零到有、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竟也要邁入十年了-這一切,說是從香堤蘊含哲思的美感氛圍開始,一點也不為過。

香堤的劇場語言,是在舞台上再創造出屬於無意識、夢的、內在旅行的空間。80年代中後期的創作,多以香堤本人童年記憶的晦暗傷痕為素材原型;90年代上半期,則透過不同時空的並置、碰撞,探索創作者與觀賞者是否能夠經由影像/圖像思考存在問題,而非以文字為優先(他們認為影像較文字更有創造力,更直接且神奇,並著重在幻想空間、記憶空間等各式時空的跳躍聯想)。2003年,我參與了香堤舉辦的工作坊,試圖進一步了解他們「如何創作」的路徑。
  

。肢體/空間/素材,相信直覺和衝動


  工作坊為期一個月,幾乎每天上課,上午修習技巧性的課程,下午為分組創作時間;地點在法國中部的柯比尼(Corbiny)小鎮,於當地預定做為地方藝文中心的一間修道院上課。

  兩人一組互相訪問、介紹對方,是第一堂課上常見的「破冰」安排;在香堤的工作坊,他則規定只能訪問具深刻思考性的問題(對死亡的想法、印象深刻的回憶、曾經歷的強烈情緒等),而後利用現場物件(舊玩具、樂器、西洋棋、水管、臉盆、繩子、雨傘、桃子、洋蔥……)介紹對方。有趣的是,香堤點出:在呈現過程裡,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介紹對方的人」,而非「被介紹的人」-觀察眼光之獨到與細緻,似乎由此可見一斑。

 所有課程都由他與妻子-編舞家Mary Underwood一同帶領。兩人的藝術走向,是在實驗劇場美學過程中,逐步發展出獨特的「視覺語言」-一種夢的、無意識的專屬語言。對他倆來說,這種劇場語言是發掘關於「圖像備忘錄」(« Mémogrammes »)的應用,讓動作流動自記憶中解放出來的自由演變。因此,對「操偶」技術的提點只占整體課程篇幅約五分之一,聚焦於去除「多餘」、「瑣碎」的行動;課程大部分內容,則著重在開發肢體、空間、素材的交相運用,引導演員相信直覺和衝動,而非依靠理性或邏輯。

  像是第二天上課,學員們被布矇上雙眼,在他人牽引保護下,像小動物般爬行進入排練場,在看不見的狀態裡摸索地上各種物件:牛皮紙、水、黏土、貝殼砂、布、長條形義大利麵、螺旋形義大利麵……香堤下指令:「找到你有感覺的物件為止,尋找你和它之間的關係,由此發展一個有開始、結束的呈現;但是不要尋找『故事』,不要演一個故事!」他從每個呈現中最吸引人的特質和衝突出發,找出其中帶來強烈感受的部分,引導學員繼續發展。

。和他一起工作的過程很痛苦!


  打從一開始,香堤便清楚標示課程目標:「透過與自身、素材、團體間不斷的對話與實驗,尋求感動靈魂及內心深處的劇場意象,以隱喻的手法表達,避免所有一般性的俗套或寫實。」工作過程中,他對大家作品的批評也都很直接:「不要陳腔濫調」、「不要給我超級市場買得到的東西」……在一次,同學們課後一起用餐閒聊,大家才赫然發現,幾乎每個人從課程中段開始便惡夢不斷。夢的內容從被過去工作夥伴指責、被信任的朋友否定,到對自己工作素材的變型、對工作過程的恐慌……

  原本以為可能起因於語言隔閡-課堂上溝通激烈時,空中滿是來不及翻譯的法文快速飛來飛去-然而,仔細反芻大家共同面對的「惡夢」後,我想,可能正由於課程要求演員追尋「記憶的飽和」-企圖讓演員回復敏感時刻內心深刻的感受,因此在挖掘的工作過程裡,不免觸及自己未曾察覺的潛意識,甚至一直逃避的部分,也因此形同不停地挑戰自我。

。舞台的存在是要使我們跳下深


  通過如此高壓力的挑戰,十幾名學員各自發展的呈現,最後由香堤統整、串連成總長約九十分鐘的演出,精采程度出人意表:舞者走近一旁的譜架打算開始演講,卻受限於身上纏繞的保鮮膜而一直摔倒,連拿瓶水來解渴都很難;另一學員將擀好的麵皮覆蓋上他和另一名演員的臉,兩人被牽引爬行進場後,其他演員將一根根長條型義大利麵,如針般黏上他們的麵皮臉……這些演出打動人心的關鍵點,在於妥善發揮素材本身的張力,而這也正來自香堤的一再提醒-檢查選用物品是否為不可取代的唯一物件-同時也是他最擅長的戲劇手法之一。

  香堤的演出,讓我見識美好的「成果」;參加工作坊,則深刻領略「成形的過程」。在工作坊裡,他提供了自己的創作方式、慣用手法、甚至是「各元素並行」的劇場觀-相較於常見的「語言思維模式」,他更強調回到人類原始本能的發展過程:「劃出潛意識無限大的領域,見證我們內在的暈眩」;誠如一次演出創作手記中他的自述:「我們詮釋劇場的方式,並不把舞台當作呈現生活的地方,而是一種全新的、獨一無二的空間。以寫實的方式在劇場中複製呈現真實的生活是行不通的,舞台的存在是要使我們跳下深淵。在香堤的劇場,這般人與偶同行的世界,由視覺語言寫成的詩篇獻給孩子般的靈魂,是幻想與隱喻的美學饗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洪通介紹-彩虹阿伯黃永阜

彩虹爺爺黃永阜還沒把台中干城六村畫成彩虹眷村的四十年前, 台南的鄉下南鯤鯓有一位洪通阿伯已經把他住的紅磚房內外畫得滿滿都是。 當時沒有人叫他「彩虹阿伯」,很多人都說他是「瘋子」。 彩虹爺爺畫的彩虹眷村 因為 1969 年,靠打零工為生的洪通已經五十歲了,卻突然跟太太說要畫畫,讓她去外面辛苦工作,自己關在昏暗的小房間裡做畫家的大頭夢。 也有人說,洪通從小是孤兒,又不識字,掃墓找不到父母的墳,就在路邊的空地擺起三牲祭拜,看起來神經兮兮。 還有,他畫裡的人物有七分像鬼,畫裡的字像是鬼畫符,比火星文還難懂。 他倒是很有自信,把自己的畫掛在廟前辦個展。 直到 1972 年,放在華航飛機上給外國人看的《漢聲雜誌英文版》報導了他的廟口個展, 於是大批媒體開始湧入窮鄉僻壤,瘋瘋癲癲的鄉下阿伯洪通成為媒體人物。 「瘋子」變成了「天才」,鄉下人很疑惑。 城裡人也很疑惑。 1976 年,洪通的個展從南鯤鯓的王爺廟搬進了台北美國新聞處,引爆十萬人潮,人潮裡不乏大人物,有的很讚賞洪通,有的很不屑。 蔣勳認為,洪通是鄉土奇人,但不是藝術天才,洪通的爆紅,「更應該算是商業文明的一種」。 李石樵等一些畫家覺得,洪通是對嚴肅藝術的侮辱。 漢寶德說,洪通把中國《山海經》的古老世界帶到我們面前。 洪通紅了,許多親戚朋友就來吃紅,明搶暗騙他的畫和錢。洪通很不快樂,把自己鎖回房間更深的黑暗裡。 1987 年,鄰居在房裡發現洪通的屍體,晚年他只靠喝蜜豆奶度日。 洪通的兒子洪世保說他父親的一生是:「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路邊無人問 」。 洪通彩繪的紅磚房,他過世沒多久就被拆了。 2010 年,彩虹眷村也差點被台中市區規劃剷平,臉書發起連署「讓彩虹爺爺畫下去」,台中市政府才把怪手縮回去。 我們來不及為洪通保留一個村落,所以我們決定展開《洪。通。計。畫》, 讓洪通在劇場裡畫下去。 洪通的畫,本圖片由雄獅美術提供。

記憶檔案5-洪鑾聲:「洪通的故事太多,但是說起來又不像故事」

透過南鯤鯓文史解說員李惠敏的熱心幫忙,我們難得見到了洪通的堂弟洪鑾聲老先生。洪老先生與洪通是知交,聽他回憶洪通說過的話,似乎可以聽得到洪通說話的音調,看見洪通說話的表情。彷彿三四十年並未過去,一切歷歷在目。 洪鑾聲  前台南縣北門鄉鄉長  九 十 歲 說到洪通這個人,他的故事太多,但是說起來又不像故事。 當年我們一起做宗族的功德法會,我們稱之為「放赦儀式」,除了超渡祖先,也超渡鄰近的孤魂野鬼; 法會上掛著很多道教的圖像,譬如說一些上刀山下油鍋的地獄圖,洪通看了就說要跟我借回家畫, 結果畫出來跟道教的那些圖完全不同款,他說:「畫同款有什麼意思!」 他的畫裡有神有鬼,也有他的生活,我在想,就是這些道教的圖啟動他畫畫。 他這個人講話也很有意思。 當時《藝術家》雜誌的何政廣先生幫他在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辦畫展,那可是美國人的屬地喔! 畫展開幕當天,沒有人敢幫洪通的畫標價,最後只好我去標, 我大概一幅標個幾千塊,在當時的畫價來說已經很高了。 忽然,洪通把我拉到旁邊,說這些圖不能賣。 我說為什麼不能賣,圖就是畫來賣的啊? 他居然回說:「如果圖賣出去了,我變做不會畫畫了怎麼辦?」 還有一次,我問他,你畫裡面寫那些字是在寫什麼? 他就一付很得意的樣子回我說,我幹嘛告訴你? 我說,其實你自己也看不懂你在寫什麼對不對? 他就說:「什麼我看不懂!這古人說一字是值千金,不然你一字一千塊給我,我就告訴你。」 唉!要說故事,其實也沒什麼故事,要說沒故事,他的故事又很多。 他這個人,做畫一定是在晚上,畫整晚沒在睡的啦!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種神明的力量在支持他畫圖。 漢寶德說他是「化外的靈手」,我覺得是非常漂亮的描述,因為他畫的就不是人畫的東西啊! 而且他還會起乩。乩童是有他的一套基本教練的,他不懂,就黑白操, 打得全身都是大洞小孔,一個禮拜也好不了。 還有,他會用性器官畫圖,是真正的喔! 有一天他來找我抬槓,因為我做過道士,他覺得我很行,我算是他崇拜的對象,他的知音。 我跟他說有一個畫家很出名,你可能不知道喔,叫畢卡索, 還有一個大書法家叫張旭,寫字寫到抓狂,就拿長頭髮沾墨汁揮毫。 他聽了很不屑地說,那有什麼稀奇? 隔天他抱著整捲棉紙的

方框外的無限—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方框外的無限 — 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文/魏于嘉 攝影/張瑞宗 以木條黏接成一座立體長方框架,約略兩個鞋盒疊起來的大小,每個學員最開始拿到的,就是這麼簡單的「劇場」地基。在 7 月 20 ~ 26 日短短七天內,學員們在這方框裡的小劇場,建構起常見的故事場景 — 森林、城市、室內,加上幾個童話的典型角色,如天真清純的少女、邪惡的侵略者、充滿智慧的老人等,從舞台設計到角色人物一手包辦,逐步完成專屬自己的紙偶劇場。最後一天在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舉行的成果演出,學員們環抱紙偶劇場的滿足笑容寫著「我擁有了一座劇場!」 攝影/張瑞宗 童話是故事的原型 來自捷克的馬瑞克•薩科斯泰勒斯基 ( Marek Zákostelecký ) ,是此次紙偶劇場大師班的老師,主要從事舞台設計。翻譯于恩平表示,馬瑞克老師的童年時期,電視還不算普及,捷克的娛樂活動也不多,當時街上仍有紙偶劇場的巡迴演出,很多家庭也都有這麼一座小小的紙偶劇場,作為給孩子的禮物;除了是孩子的玩具外,也在以紙偶劇場搬演童話故事的親子活動中,傳遞教育意義與培養創造力。這次的工作坊便以人人熟悉的「童話」拉開序幕。馬瑞克老師請學員設計四個童話原型角色:無辜的年輕少女、無辜的年老婦女,加上一個青年英雄和一個邪惡的壞蛋。雖是四個很典型的角色,但每位學員創造出的角色形象各有不同,後來老師請學員們將這四個角色套入 《小紅帽》的故事;學員們隨即發現,即使是《小紅帽》這樣典型的故事套路,但角色的微妙不同,就能讓故事產生不一樣的風情,也讓學員對於建構自己獨一無二的紙偶劇場更具信心。 圖:學員們創造屬於自己的童話故事腳色 攝影/鄭嘉音 圖:學員分享自己設計的腳色  攝影/鄭嘉音 專屬自己的劇場 紙偶劇場大師班是無獨有偶歷來工作坊中,較偏向舞台設計的工作坊,篩選學員時以美術設計相關或教育背景優先,每個學員對著自己那座小小的紙偶劇場,皆有匠師級的創造力與專注力;而學員在為舞台描繪華麗細緻的背景時,老師也提醒:舞台上最重要的還是角色,記得別顧此失彼,讓劇場模糊焦點。擔任「小班長」的無獨有偶團員李書樵表示,馬瑞克老師的教導非常踏實有方法,使她能看見、理解劇場慢慢成形的過程,也能練習以導演的總體視角觀看自己的劇場。本身從事平面設計的張毓軒好玩的說,這幾天好像回到以前大學就讀動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