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我是另一個你自己》亞維儂演出 Théâtre en mots 網站劇評

(官網好讀版) 談天說戲( Théâtre en mots )劇評網站: 摘要 、評論、感言 -戲說 2007 年亞維儂 IN 及 OFF 藝術節 (原文出處) 翻譯:王菀如   這齣戲給了我燦然、光耀的盛夏回憶:香味撲鼻的花朵、紫色山茶花、帶有橘色圓點的小黃花 ... ,小小的人偶在嬉戲的蝶群中,戀上這些芳華;他方傳來鳥兒輕輕的啾啾聲,及樹葉微微的沙沙聲。人偶想聞聞花香,但無奈花兒生在高不可及的枝枒上。不一會兒,花從盤根錯節的樹上飄落到地面。人偶看著、嗅著花,想隨手將它帶走。隨後,他心滿意足地將花放在花園裡。我想,在這座花園裡加入潺潺流水,對於生活於其週遭的萬物而言,是十分必要的。這潔白的小小人偶,坐在一張有大輪子的輪椅上。他用纖細的雙手轉動輪子,慢慢地前往這座奇妙的花園,享受大自然的饗宴;小木偶和手臂細長的木偶媽媽在海岸邊堆沙堡,接著,小木偶向海洋奔去。白布做成的海浪緩緩地上下起伏著。小木偶迎向前,旋即又向後退。沁涼的海水讓他又驚又喜,他笑著踏起浪花,然後投入水中;一個穿西裝打領帶、足蹬圓頭鞋的小老人,沿著繩子作成的鐵路走著。他正準備扛著行李,爬上遠處用線做成的梯子。起先,他吃力地拖著裝滿物品的沉重行李箱:操偶者以詼諧的手法,展現小人偶的努力搬運行李的過程,此等呈現方式除了令人動容外,更使觀者無法遏抑地將溫情及關愛,投注在這詮釋得宜的動人角色身上。人偶放下行李,隨後爬上梯子。他站在高處望向天際。和觀眾一樣,他側耳聽著海鳥的鳴叫及呼呼的風聲。梯子懸在半空中,小人偶爬著爬著,彷彿重見少時的光景:他看了看地面上的行李箱,猶如好奇心十足的小黑猩猩,不停變換各種姿勢,並在梯子上盪來晃去;他無憂無慮地嬉遊著,一心奔向前所未見的新天地。 海鷗的鳴叫和風聲夾雜著犬吠,三種聲音的結合似是為了擬仿黑猩猩的叫聲; 鳥張開雙翼,載著被大海吞噬的孩子一起飛翔;精巧的綠色鳥籠媽媽,帶著他那美麗的白鳥一同散步。白鳥因自覺累贅而想重回籠裡,但卻無法達成心願。鳥籠媽媽摸摸鳥兒的頭,驚愕地發現自己無法打開身體上的鳥籠門,讓鳥兒回到體內。   極其美妙!每個戲劇環節皆經過精心雕琢,完美地呈現於眾人眼前。這是齣由音樂及精心製作的大自然原音所組成的好戲。戲中大大小小的圓臉人偶,皆較其劇本設定的角色性格來得寫實:各個活靈活現的偶,其定位早已超脫了僅只為表達人類情感及心靈深處而存在的演...

無獨有偶電子報5期

點擊圖片觀看原始頁面

無獨有偶電子報4期

點擊圖片觀看原始頁面

無獨有偶電子報3期

點擊圖片觀看原始頁面

傅裕惠評論《我是另一個你自己》-看似簡單,實則繁複

(官網好讀版) 傅裕惠 【新藝見-戲劇戲曲篇】台新藝術獎藝評集 2007年4月出版 全劇由一座比例稍大的半身偶人頭開始;一雙偌大的眼珠子被蒙上了布,隨著幕起,他睜開了眼,開始一場「我是另一個你自己」的想望旅程。他的腦袋瓜被揭開,一個小比例的業務員提著箱子,試圖尋找和離開;舞台上就此呈現如「出走」、「籠中」、「婚禮」與「天使」等段落。在沒有戲劇事件的具體邏輯結構下,一段段的表演均有並存、交錯或護動的執頭偶角色(由二至三人操作),即使環境不同,每段情境皆凸顯了角色(我)不同的心情-即使在原處,我仍想望他處-這樣的既是渴望自由、卻又逃避而束縛的形而上哲學。看似柔和、平靜的畫面裡,正如音樂設計陳揚所創作傳遞壓抑、重複卻不安的樂曲風格,其實每個角色均有對比強烈的一面,也就是邪惡不安的潛意識。出走的業務員變成野蠻的猩猩;美麗的少婦失去了兒子,變成精神分裂而作夢的患者;付出愛心的老婆婆,被哺育搖籃中的怪物所吞噬;臃腫的自閉者,執意玩弄籠中小鳥的自由,最後被孤獨地拋棄等等情節,隨著不同觀眾的聯想,萬物諸事在此都能客觀反映人生一體兩面的真相。 《我》劇中的偶,再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地訴說著無憂無慮的人間同年;然而,全劇一個多鐘頭的表現中,竟也毫無一絲埋怨、痛恨或是謾罵的寫實與癡狂。像是繩索連結成的軌道、階梯與橫杆,又如大紅心型的抱枕在<婚禮>那段故事裡代表的象徵,所有的物件、玩偶,都隨著情勢發生而變換質性。編導們透過這樣看似簡單、實則繁複的偶劇情節,傳遞了超乎語言的達觀哲學。 至於操偶技巧如何?兩、三個黑衣人能不倚賴台詞,而是憑藉彼此的呼吸和默契,完成連串、連續的複雜肢體與動作細節,讓盯著玩偶看的觀眾,也看到了他們專注的眼神,進而隨著沒有表情的偶人們,奔馳於想像的境界。

無獨有偶電子報2期

點擊圖片觀看原始頁面

無獨有偶電子報1期

點擊圖片觀看原始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