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網好讀版) 戲偶變化萬千 打破奇想界限 鄭嘉音口述、朱安如整理 原文刊載於 PAR 表演藝術雜誌 2008 六月號 1997 年首演的《獅子王》( Lion King ),叫好又叫座,橫掃隔年全美各大戲劇獎座外;使用超過 200 個戲偶(包括杖頭偶、影偶和真實尺寸的人偶等),創新戲偶及其表演形式,製作戲偶、面具共花 17,000 小時等紀錄,也使《獅子王》成為偶戲領域津津樂道的大規模革命性創舉;其重要性在於,改變普羅大眾的認知觀點-「在此之前,現代偶戲大多只在專業藝術領域擦出小火花,但這個百老匯的商業演出,讓『偶』成為大眾注目的焦點元素,打開普遍觀眾的視野,讓大家看到,『偶』,是一門值得深入開發的藝術」,第一時間在紐約觀賞演出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團長鄭嘉音如是說。 「融為一體」的整體美學 導演 Julie Taymor 之前曾經擔任設計,視覺本來就是她的強項;此作之前,也曾嘗試以偶戲詮釋的歌劇和莎劇作品。而《獅子王》最卓越的美學創舉,則在打破舞台、服裝、戲偶之間的界線,彼此透過表演者,「融為一體」。 「服裝可以是佈景」:比如說,熱帶雨林樹木百百種,以演員服裝作區隔,一個人就是一棵樹;又如演員每人頭上頂一塊小草皮,站在一起,眾人頭上就出現一片非洲大草原,而當演員齊行,裙子波浪起伏瞬間幻化草浪翻騰,於是服裝又能成為一種類似「戲偶」概念的「角色」。相對於此,「偶也能夠服裝化」:呈現「蟻丘」,是讓演員穿上一體成形的螺旋狀魚骨,超過一百隻小螞蟻偶就黏在其上,搭配「動物動作舞蹈化」後,當演員旋轉,觀眾彷彿就能看見螞蟻雄兵爬行,一圈圈盤旋而上。當演員隨著音樂律動,觀眾看見的,是由服裝組成的佈景、由服裝呈現的偶、及偶代表的個別動物其特殊姿態與個性,活生生躍現眼前。 從概念發想、製作流程到表演執行,工作過程也講求高度整合:服裝、舞台、戲偶設計在紐約 27 街上同一間工作室進行前置;不同於一般各部門只在製作會議碰面,他們得以隨時討論、協調、修改。進入排練期,團隊進駐百老匯大道上的大型工作室,裡面分隔成四個空間:一間由作曲家指導演員唱歌;一間練習舞蹈、肢體動作;一間排戲、導演拉走位;最後一間則是「偶的醫院」-用來存放、修改戲偶,工作人員在此幫忙隨時調整戲偶成為適合演員的尺寸,同時附有錄影設備,演員得以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