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波蘭飛回台灣的夜鶯:記《夜鶯》國際中文版宜蘭首演


從波蘭飛回台灣的夜鶯:記《夜鶯》國際中文版宜蘭首演

文/魏于嘉


《夜鶯》改編自安徒生童話,故事講述的是一位中國皇帝得到全世界歌聲最美的夜鶯後發生的事,當皇帝總是能滿足他各種慾望時,他能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嗎?2014年末,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應波蘭羅登大眾劇院邀請,前往波蘭駐村兩個多月,選擇安徒生的《夜鶯》創作演出,當時即獲好評。今年,無獨有偶將在全台巡演《夜鶯》國際中文版,首演場選擇在宜蘭演藝廳演出,除了宣示無獨有偶搬到宜蘭利澤三年多已經立定腳步的在地意味,也試圖翻轉劇團首演多在台北舉行的慣例,為宜蘭藝文活動的活躍度,增添一道光彩。

東西融合的舞台美學

《夜鶯》劇本改編找來了旅居波蘭的作家林蔚昀擔任,對歐洲文化及東方情調皆有所了解的她,在轉譯及改寫安徒生的傳統童話時,更賦予了當代性,使台下的觀眾能迅速地進入故事;音樂設計是波蘭人Piotr Salaber,搭配的歌詞創作是擅長傳統戲曲的游源鏗,《夜鶯》裡漁夫所唱的春夏秋冬之歌,各有其獨特情調,歌詞也蘊含了大自然情懷及長者的智慧,讓觀眾能沉浸在優美的音樂裡且為歌詞的涵義感動。其中三位官員的主題曲〈官官之歌〉,輕快好記的旋律,加上三官逗趣詼諧的表演形象,國台語混用的歌詞,除了有種專屬台灣味外,更加深觀眾的印象,觀眾黃小姐說自己的小小孩在三官幾次出場後,就已經能記住旋律哼出曲調。
圖:《夜鶯》國際中文版劇照

當然偶戲裡最重要的「偶」,在戲偶設計家葉曼玲與創作團隊的巧手下,呈現出各種不同風味,有停在樹枝上、揮翅跟吟唱都栩栩如生的夜鶯,也有杖頭偶皇帝與廚娘茉莉,另外還特別設計出兩組不同的「一人操三偶」戲偶,其中一組就是三官,三官巨大的身軀,可讓為他們著衣的服裝設計李冠瑩費了好一番功夫。戲偶丹鳳眼小嘴的臉很是東方風情,但以紙雕呈現出的五官明暗,更有幾分形似「立體派」呢,搭配簡易的舞台,掛上布或架上紅燈籠,又是變化出不同的舞台樣貌,東方跟西方的美學品味,差別真有那麼大嗎?《夜鶯》裡就能看到導演鄭嘉音把這些不論是東方、西方、現代或古典的舞台元素,全都調和、混融在一起,將《夜鶯》譜出超越東西古今的美妙和諧樂音。
圖:《夜鶯》國際中文版劇照

宜蘭首演觀眾迴響

從幼稚園看到《夜鶯》的文宣,個別帶著女兒跟小姪女結伴來觀賞的游小姐與階小姐,游小姐常帶孩子觀賞表演,認為能培養小孩的美學品味及耐性,游小姐覺得宜蘭的藝文活動不是很頻繁,這次在宜蘭演出就找朋友來一同觀賞。從事國小教師的吳先生跟陳小姐表示偶本身對小孩的吸引力就很大,兩人都是無獨有偶多年的觀眾,也會想嘗試將偶帶入學校的美學教育裡。
宜蘭站演出結束後,《夜鶯》將飛往高雄,7/15-17在衛武營281展演場演出(詳情可見兩廳院售票),全台其他的巡迴場次有9/30-10/01 臺南、11/04新竹、11/11桃園、11/13南投、11/19金門、11/27基隆、12/02-12/03嘉義,預計七月開放售票。《夜鶯》也是繼無獨有偶2012年巡演《最美麗的花》之後,睽違四年的全台巡迴演出,全台各地的鄉親父老們啊,想看大人看了有趣味,孩子看了會歡喜的優質親子偶劇,不好好把握這次《夜鶯》,可能又要再等下一個四年了啊!

圖:《夜鶯》國際中文版5/27宜蘭演藝廳首演後與觀眾合照

--------------------------------------------------------------------------------------------------------------------
《夜鶯》國際中文版2016巡迴演出日程:
7/15-17《夜鶯》 衛武營281展演場  兩廳院購票→http://goo.gl/P4IAAp
        9/30-10/01 臺南
        11/04 新竹
        11/11 桃園
        11/13 南投
        11/19 金門
        11/27 基隆
        12/02-12/03 嘉義
--------------------------------------------------------------------------------------------------------------------
本篇文章照片攝影:張義宗
照片版權所有: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洪通介紹-彩虹阿伯黃永阜

彩虹爺爺黃永阜還沒把台中干城六村畫成彩虹眷村的四十年前, 台南的鄉下南鯤鯓有一位洪通阿伯已經把他住的紅磚房內外畫得滿滿都是。 當時沒有人叫他「彩虹阿伯」,很多人都說他是「瘋子」。 彩虹爺爺畫的彩虹眷村 因為 1969 年,靠打零工為生的洪通已經五十歲了,卻突然跟太太說要畫畫,讓她去外面辛苦工作,自己關在昏暗的小房間裡做畫家的大頭夢。 也有人說,洪通從小是孤兒,又不識字,掃墓找不到父母的墳,就在路邊的空地擺起三牲祭拜,看起來神經兮兮。 還有,他畫裡的人物有七分像鬼,畫裡的字像是鬼畫符,比火星文還難懂。 他倒是很有自信,把自己的畫掛在廟前辦個展。 直到 1972 年,放在華航飛機上給外國人看的《漢聲雜誌英文版》報導了他的廟口個展, 於是大批媒體開始湧入窮鄉僻壤,瘋瘋癲癲的鄉下阿伯洪通成為媒體人物。 「瘋子」變成了「天才」,鄉下人很疑惑。 城裡人也很疑惑。 1976 年,洪通的個展從南鯤鯓的王爺廟搬進了台北美國新聞處,引爆十萬人潮,人潮裡不乏大人物,有的很讚賞洪通,有的很不屑。 蔣勳認為,洪通是鄉土奇人,但不是藝術天才,洪通的爆紅,「更應該算是商業文明的一種」。 李石樵等一些畫家覺得,洪通是對嚴肅藝術的侮辱。 漢寶德說,洪通把中國《山海經》的古老世界帶到我們面前。 洪通紅了,許多親戚朋友就來吃紅,明搶暗騙他的畫和錢。洪通很不快樂,把自己鎖回房間更深的黑暗裡。 1987 年,鄰居在房裡發現洪通的屍體,晚年他只靠喝蜜豆奶度日。 洪通的兒子洪世保說他父親的一生是:「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路邊無人問 」。 洪通彩繪的紅磚房,他過世沒多久就被拆了。 2010 年,彩虹眷村也差點被台中市區規劃剷平,臉書發起連署「讓彩虹爺爺畫下去」,台中市政府才把怪手縮回去。 我們來不及為洪通保留一個村落,所以我們決定展開《洪。通。計。畫》, 讓洪通在劇場裡畫下去。 洪通的畫,本圖片由雄獅美術提供。

記憶檔案5-洪鑾聲:「洪通的故事太多,但是說起來又不像故事」

透過南鯤鯓文史解說員李惠敏的熱心幫忙,我們難得見到了洪通的堂弟洪鑾聲老先生。洪老先生與洪通是知交,聽他回憶洪通說過的話,似乎可以聽得到洪通說話的音調,看見洪通說話的表情。彷彿三四十年並未過去,一切歷歷在目。 洪鑾聲  前台南縣北門鄉鄉長  九 十 歲 說到洪通這個人,他的故事太多,但是說起來又不像故事。 當年我們一起做宗族的功德法會,我們稱之為「放赦儀式」,除了超渡祖先,也超渡鄰近的孤魂野鬼; 法會上掛著很多道教的圖像,譬如說一些上刀山下油鍋的地獄圖,洪通看了就說要跟我借回家畫, 結果畫出來跟道教的那些圖完全不同款,他說:「畫同款有什麼意思!」 他的畫裡有神有鬼,也有他的生活,我在想,就是這些道教的圖啟動他畫畫。 他這個人講話也很有意思。 當時《藝術家》雜誌的何政廣先生幫他在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辦畫展,那可是美國人的屬地喔! 畫展開幕當天,沒有人敢幫洪通的畫標價,最後只好我去標, 我大概一幅標個幾千塊,在當時的畫價來說已經很高了。 忽然,洪通把我拉到旁邊,說這些圖不能賣。 我說為什麼不能賣,圖就是畫來賣的啊? 他居然回說:「如果圖賣出去了,我變做不會畫畫了怎麼辦?」 還有一次,我問他,你畫裡面寫那些字是在寫什麼? 他就一付很得意的樣子回我說,我幹嘛告訴你? 我說,其實你自己也看不懂你在寫什麼對不對? 他就說:「什麼我看不懂!這古人說一字是值千金,不然你一字一千塊給我,我就告訴你。」 唉!要說故事,其實也沒什麼故事,要說沒故事,他的故事又很多。 他這個人,做畫一定是在晚上,畫整晚沒在睡的啦!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種神明的力量在支持他畫圖。 漢寶德說他是「化外的靈手」,我覺得是非常漂亮的描述,因為他畫的就不是人畫的東西啊! 而且他還會起乩。乩童是有他的一套基本教練的,他不懂,就黑白操, 打得全身都是大洞小孔,一個禮拜也好不了。 還有,他會用性器官畫圖,是真正的喔! 有一天他來找我抬槓,因為我做過道士,他覺得我很行,我算是他崇拜的對象,他的知音。 我跟他說有一個畫家很出名,你可能不知道喔,叫畢卡索, 還有一個大書法家叫張旭,寫字寫到抓狂,就拿長頭髮沾墨汁揮毫。 他聽了很不屑地說,那有什麼稀奇? 隔天他抱著整捲棉紙的

方框外的無限—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方框外的無限 — 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文/魏于嘉 攝影/張瑞宗 以木條黏接成一座立體長方框架,約略兩個鞋盒疊起來的大小,每個學員最開始拿到的,就是這麼簡單的「劇場」地基。在 7 月 20 ~ 26 日短短七天內,學員們在這方框裡的小劇場,建構起常見的故事場景 — 森林、城市、室內,加上幾個童話的典型角色,如天真清純的少女、邪惡的侵略者、充滿智慧的老人等,從舞台設計到角色人物一手包辦,逐步完成專屬自己的紙偶劇場。最後一天在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舉行的成果演出,學員們環抱紙偶劇場的滿足笑容寫著「我擁有了一座劇場!」 攝影/張瑞宗 童話是故事的原型 來自捷克的馬瑞克•薩科斯泰勒斯基 ( Marek Zákostelecký ) ,是此次紙偶劇場大師班的老師,主要從事舞台設計。翻譯于恩平表示,馬瑞克老師的童年時期,電視還不算普及,捷克的娛樂活動也不多,當時街上仍有紙偶劇場的巡迴演出,很多家庭也都有這麼一座小小的紙偶劇場,作為給孩子的禮物;除了是孩子的玩具外,也在以紙偶劇場搬演童話故事的親子活動中,傳遞教育意義與培養創造力。這次的工作坊便以人人熟悉的「童話」拉開序幕。馬瑞克老師請學員設計四個童話原型角色:無辜的年輕少女、無辜的年老婦女,加上一個青年英雄和一個邪惡的壞蛋。雖是四個很典型的角色,但每位學員創造出的角色形象各有不同,後來老師請學員們將這四個角色套入 《小紅帽》的故事;學員們隨即發現,即使是《小紅帽》這樣典型的故事套路,但角色的微妙不同,就能讓故事產生不一樣的風情,也讓學員對於建構自己獨一無二的紙偶劇場更具信心。 圖:學員們創造屬於自己的童話故事腳色 攝影/鄭嘉音 圖:學員分享自己設計的腳色  攝影/鄭嘉音 專屬自己的劇場 紙偶劇場大師班是無獨有偶歷來工作坊中,較偏向舞台設計的工作坊,篩選學員時以美術設計相關或教育背景優先,每個學員對著自己那座小小的紙偶劇場,皆有匠師級的創造力與專注力;而學員在為舞台描繪華麗細緻的背景時,老師也提醒:舞台上最重要的還是角色,記得別顧此失彼,讓劇場模糊焦點。擔任「小班長」的無獨有偶團員李書樵表示,馬瑞克老師的教導非常踏實有方法,使她能看見、理解劇場慢慢成形的過程,也能練習以導演的總體視角觀看自己的劇場。本身從事平面設計的張毓軒好玩的說,這幾天好像回到以前大學就讀動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