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調與波蘭詩歌譜成的遊行樂章──記凡歌蒂工作坊
文/魏于嘉
以每年寒、暑假舉辦國際工作坊為目標的無獨有偶,這次由旅居波蘭的林蔚昀(作家、譯者)引介,邀請以「回溯源頭,展望未來」為劇團宗旨,位於波蘭北方凡歌蒂(Wegajty)劇團創辦人沃茨瓦‧索巴謝克(Waclaw Sobaszek)及艾德穆塔‧索巴謝克(Erdmute Sobaszek)來台。該劇團成立三十多年以來,持續復興傳統的「迎春祈福遊行」(koledowanie)且熟於當地社群互動。無獨有偶希望藉由本次工作坊,帶領劇場藝術工作者一同探索自身環境、熟悉在地人群,從民俗傳統的慶典與儀式中,重新檢視與劇場的關聯性及其存在於當代的價值,進而從傳統文化與這片土地尋求創作靈感能量,創造出專屬於「此時此地」的當代劇場。
突擊老人安養院的吟遊隊伍
到達「宜蘭縣社區照顧促進會」的下午(2/19),是近日難得的晴朗好天氣,隊伍稍稍整頓,就由沃茨瓦及艾德穆塔彈奏著手風琴跟笛子,引領學員「突擊」式的進入會場。進場後,一句廢話也不多說,就開始唱歌跳舞。裡頭約二十名的阿公阿嬤起初呆愣地盯著「怎麼有阿豆啊(台語:外國人)」,眼花撩亂於色彩繽紛的猴子偶與人亂舞,也逐漸被大夥的歡樂氣氛感染,隨著音樂打起節拍來。而後學員演起婦女育兒插秧的短劇,或許是插秧的情境讓阿公阿嬤很熟悉,還發出「秧都被你給插完了」的回應,「撲克牌比大小」的遊戲,也讓阿公大聲吐槽:「種田的人不能賭博啦!」。在歡笑聲中學員與阿公阿嬤感覺更貼近,學員熱情的邀舞邀唱更是改變了阿公阿嬤一開始的呆滯及僵硬。艾德穆塔領著學員扮演的羊,軟弱倒下後因旁人的溫暖與友善賜予了水重新站起來,沃茨瓦說這是代表新生的開始。今年開春的國際工作坊是無獨有偶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學員帶給阿公阿嬤不同以往的娛樂刺激,臨走前還依依不捨的吩咐著:「下次你們還要再來!」也讓平常很少與老年人接觸,甚至是第一次踏進老人照護所的學員們感觸良多。
圖:工作坊學員與宜蘭縣社區照顧促進會老人家互動
不一樣的波蘭味
晚上的工作坊成果發表由兩段演出組成,前段是學員們自己的新年故事,另一段是學員自製的面具秀。兩位老師來台前即向學員交代功課: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新年故事。有學員說了自己認識的印尼朋友,有來自香港的學員演了「魚丸革命」,有人講新年逐漸眼見家人老去的感慨……每個人訴說著自己的新年故事,組起來就像一首首緬懷舊的過往,迎向新的生命的人生組曲。
圖:學員工作坊呈現
這次工作坊招收的學員以劇場從業人員為主,其中與嘉音同齡的台中大開劇團團長劉仲倫說:「來參加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想說我在他們(二、三十歲的學員們)這年紀時我在想什麼;二是,他們這年紀在想些什麼。這幾天看了看,覺得台灣劇場還是有希望的。」對於波蘭老師的教法有什麼看法?她表示曾與麵包傀儡劇團接觸,對歐陸劇場的訓練方式不陌生(麵包魁儡是美國劇團,但其創辦人彼得‧舒曼是德國人),只是好像好不容易才開始比較了解老師訓練的方式跟意義,工作坊就快要結束了。從香港遠道而來的Tracy則說,以前上過澳洲老師的課,覺得波蘭老師很不一樣的是對環境的關懷,是將自己的生活跟當地傳統和大環境全融為一體的感覺,還有老師非常尊重民俗傳統節慶,也讓她思考自己身為華人,自小接觸傳統節慶舞龍舞獅不少,卻從未對其產生更多想法,應該更加檢視自身的文化才是。
圖:學員工作坊呈現
不論是對環境的關懷,還是對身旁社區的投入,尊重傳統而後必然獲得新生,想必不論是學員或是無獨有偶本身,都從載歌載舞詩歌的民族波蘭老師身上看到跟學到了什麼,希望之後能讓這些跟自身所擁有的結合,唱出屬於自己的台灣調!
社區介入及國際交流的反思
走入社區及國際交流的立意皆良好,只是這一天跟隨著工作坊,不免隱約生出另一種想法:不論對社區或劇團,更切乎人與人之間近身交流的社區介入是否需要更多心理建設與準備?照顧會的阿公阿嬤當天是知曉這項活動安排,但歡聲舞動的隊伍一進入會場的瞬間,眾人臉上是愣住甚至錯愕的,雖說凝滯的氣氛隨著歡樂的進行逐漸消融,可對日常皆有所預期、生活規律、反應也沒那麼快的長者而言,這種「Surprise」帶來的是驚喜還是驚嚇?驚嚇而後接受不可預期的刺激性,可能也是想要達成的效果之一,可在歡樂遊行隊突擊進入照顧會的霎那,面容極其愉快的學員與僵硬平板的老人對比讓我不禁溢出「是誰在娛樂誰?」的想法。或許後隨著唱歌跳舞等互動使老人們能更融入活動時,更顯現出擺脫展演善意的姿態,而能混入社群讓受眾真正有參與感,破除觀演的關係,跟他們平等地玩在一起,社區介入才有真正開始運作的可能性。社區介入當然不是一天兩天的活動就能完成的事,不論是對團員的心理建設或更細膩的活動安排,都是日後無獨有偶若想持續進行更多社區參與時需要做的功課。
另一面則是國際工作坊的目的,請國外老師來台開工作坊在劇場界已是行之多年的事,但我在外圍「偷聽」工作坊上課時,察覺雙方的「溝通」跟「理解」確實是個問題。工作坊招生時即說明以英文進行,但不論是老師或是學生,沒有一方以「英文」為母語,歐洲老師的濃重口音,加上亞洲學生羞於表達感受,造成兩方傳遞訊息與互相理解上略顯窒礙;也因為雙方教育及文化的差異,波蘭老師隨興的課程內容、需要思考空間的停頓、容易改變方向的決定,都會讓習慣按表操課的乖寶寶型台灣學生有點困惑甚至無所適從。嘉音不諱言確實有學員反映這種狀況,她回想自己以前去歐洲參加大師工作坊的經驗很不友善,當時也安慰自己是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學習。這次老師有時不願讓嘉音或蔚昀在旁翻譯,或許更加重了溝通的困難,蔚昀則表示,老師不想要翻譯有兩個可能,一是課程緊湊,翻譯來回浪費時間,二是老師想直接與學員溝通;波蘭人的性格很直接,不高興會直接說,工作坊期間她也鼓勵學員們大膽跟老師表示意見,就算產生碰撞,也提高了溝通的可能。
圖:學員工作坊呈現謝幕
在成果發表會結束後,沃茨瓦及艾德穆塔兩位老師都表示對這次工作坊的學員感到讚賞,說他們充滿能量,也很喜歡台灣的氛圍,這幾天都過得很開心,看來語言或溝通上的問題對兩位老師並無產生困難,也應證波蘭人個性確實直來直往。國際工作坊的設立,是讓劇團跟學員向大師取經?還是老師能因時制宜改變教學方式,適應當地環境、呼應學員需求?還是讓學員體悟學習到這就是雙方文化不同必然產生的碰撞?老師的身分背景跟學員對工作坊學習所期待的預期心理都得納入考量,能辦一場賓主盡歡、師生皆有所長、真正產生國際間戲劇交流的工作坊,那就是劇團一直不斷努力前進的方向了。
圖:工作坊學員與2016利澤走尪大偶合照
本篇文章照片攝影:Pawel Gorecki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