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島國的偶民們:2015懸絲偶大師班
文/魏于嘉
7月9日至19日為期十一天的懸絲偶大師班,請來冰島偶戲中心的藝術總監Bernd Ogrodnik擔任老師,課程安排密集訓練操偶與製偶兼具,從早上九點直到晚上九點的緊湊課程表光看都驚人,到了最後一天成果分享時,學員們連夜趕工顯得有點疲累,但一面對觀眾精神都亢奮的很,下午第二場成果分享結束,Bernd Ogrodnik稱讚學員們:「太完美了」,為這次懸絲偶大師班畫下完美的逗點(「逗點」是指不論操偶或製偶,永遠是個現在進行式的成長學習過程,老師帶領學員起了美好的第一段,接下來就是學員各自的延續)。這就來看看這十一天中,大家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吧。
操偶與製偶的成果展現
19日的成果分享主要分有二:操偶活動練習與製偶的成果。
*「丟球練習」:學員們圍成一圈,互傳「假想」的球,老師特別叮嚀在傳球過程要注意球的大小與形狀,在正傳、倒給、亂丟的混雜動作中,學員一邊保持覺察周圍同伴的動態,也要隨時注意手上的球或即將傳給自己的那顆球,於團體中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同時間保持對手中物件的覺知,這是操偶師的基本條件。
圖:丟球練習
*「操偶/人」:以一人靜坐為偶,四人為操偶師,牽引偶人全身動起來。此練習時時提醒操偶者,偶的動作形象皆是自人而來,關節的運作及人體能擺出的各種姿態,皆是偶動態模仿的來源,身為操偶師要能仔細觀察人,所操縱的偶才會栩栩如生。
圖:操偶/人
*「以布為偶」:學員們分為三人或四人一組,以簡單的一塊布,或綑綁或纏繞,拼湊成偶的形象進行一小段演出。印象最為深刻是其中一組將布的四角綁起,蓋上了布罩成一頭龜,一旁藍色大塊布擺動形成海洋波浪,原本海龜悠遊在海中,後來一支寶特瓶飄來,海龜將其撞開,一只紅白塑膠袋飄來,海龜誤以為是水母張口一吞,噎死了。短短演出全無語言幫襯,如此簡單沉重的提醒觀眾垃圾對生物的危害。
圖:以布為偶─海龜組
*「偶的走秀」:十六位學員在短短十一天製成的懸絲偶,應是他們最為「實質」(實體的偶)且「重大」(又重又大)的收穫。課程第二天在製偶工廠裡,藝術總監嘉音還在擔心學員最後是否能交出製偶的成果,也提到Bernd Ogrodnik老師對大家的製偶進度有點焦慮,但學員們在旁閒聊立馬誇下海口說:「一定拚得出來的!Bernd Ogrodnik老師沒有跟台灣人工作過,讓他見識一下台灣精神!」果然,最後一天成果分享時,每尊偶都生出來了!嘉音說最後兩天學員們製偶都拚到半夜十二點,Bernd Ogrodnik在成果分享時也提到,若不是今天要成果分享,學員們肯定都還在工廠製偶。特別的是,每尊懸絲偶由製偶者帶出場一一走秀時,偶與人都帶有某種相似:無獨有偶團員米溱的「多拿滋人」跟她一樣動作活潑又充滿童趣,佳豪的偶臉型簡直跟他本人一個樣,本身是木工的泊憲身材高大,所做的科學怪人身形如此也同樣有著憨厚的個性,而布袋戲偶師小柯的偶,搖頭晃腦的逗趣模樣,不正是他平常的樣子嗎?自己親手從設計規畫到雕刻成型,十一天的親密相處,這些偶與製偶者都有了緊密的生命連結。如同Bernd Ogrodnik所說的,這些偶本來就在(木頭)裡面,我們(製偶師)是將他們放出來。製偶師讓偶醒了過來,操偶師接續著讓偶活起來,這就是製偶與操偶最美好的時刻了吧。
圖:學員的懸絲偶作品
臥虎藏龍的學員與觀眾分享
這次懸絲偶大師班在挑選學員時,特別留意具有手工藝背景的人,無獨有偶有感於台灣偶戲團裡製偶師長期缺乏,希望藉此活動能培養更多製偶師,於是這次招收的學員,除了表演藝術相關的教師與從業人員,也有些手工藝從業者。職業為精緻木工的曾泊憲由老闆推薦來上課,在其服務的Anadou公司也有製作簡單齒輪運作的玩具小木偶,他表示這些天下來,學習到動態偶的呈現方式與關節的製作,還有要以偶的動作表現其角色特性,也見識到歐美木工與台灣不同的木工工法;另一位已是專業手工BJD(球體關節人形)製偶師的張鶴齡說,BJD主要是靜態的展示,想來觀摩動態的偶如何展現生命力與人類的自然狀態,他相信偶具有靈魂,老師在教導他們製偶時,一直強調過程中製偶者要為偶注入生命力,他感到既契合又感動,與不同類型的製偶師交流,讓他不論精神上或技術上都收穫很多。
圖:工作坊學員曾泊憲(左)、張鶴齡(右)
成果發表當天前來的觀眾中有不少偶戲從業人員,曾應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之邀來台搬演過《操偶師的故事》與《牛仔褲》的旅法布袋戲大師楊輝,近來正為明年受兩廳院委託製作的偶戲尋找台灣偶師與在地靈感,也正好前來無獨有偶觀望台灣偶團的運作與進行交流,楊輝看完成果分享後直說無獨有偶能舉辦如此的偶戲教學真的很了不起、非常厲害,從事偶戲推廣與演出多年的他更期望未來無獨有偶能從台灣立足世界,舉辦學員來自世界各地的偶戲大師班。
圖:工作坊呈現後與觀眾親密互動
偶讓我們聚在一起
最後,在歡樂散去、觀眾離去的安靜時刻,學員們與老師進行成果分享討論,也為即將結束的課程帶來一點不捨的哀傷。Bernd Ogrodnik希望學員們在這裡學到的製偶工法與操偶心法,日後能持續的練習與精進,他也提醒學員重要的是保持專注力與擁有一顆玩心,開發出更廣闊、有趣的偶戲世界。冰島偶戲中心行政總監Hildur Jonsdottir(也是Bernd Ogrodnik的夫人)拿著Bernd Ogrodnik送的冰島小國旗跟學員們分享冰島國旗的含意,外圍的藍色代表環繞著冰島的海洋,白色線條是冰島上處處可見的冰山冰河,而最裡頭的紅十字除了是冰島上的活火山外,也表示冰島人勇於冒險大無畏的心。台灣跟冰島一樣都是島國,讓她覺得很親切,期許學員們都能抱持著勇者之心突破任何困難。嘉音感性的說,她跟Bernd Ogrodnik一碰面就一見如故,因為全世界從事偶戲工作的人不多,彼此的朋友都互相熟稔,讓她感受到偶戲不分國界的溫暖。在全體大合照的黑白相片中,嘉音還「看到了大家眼中的火花!」,照片裡每個人都笑開懷,這場跨越半個地球的「偶」聚圓滿落幕,大家都在偶戲之國註冊成為偶民,希望這群人與人及人與偶的相遇相識,不僅僅只是一場偶聚。
圖:2015懸絲偶大師班講師Bernd
Ogrodnik、Hildur Jonsdottir、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與所有學員合照
2015懸絲偶大師班 影片精華紀錄:
課程精華→
呈現精華→
觀眾交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