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無偶不成《獅子王》

(官網好讀版)

戲偶變化萬千  打破奇想界限

鄭嘉音口述、朱安如整理
原文刊載於PAR表演藝術雜誌2008六月號

  1997年首演的《獅子王》(Lion King),叫好又叫座,橫掃隔年全美各大戲劇獎座外;使用超過200個戲偶(包括杖頭偶、影偶和真實尺寸的人偶等),創新戲偶及其表演形式,製作戲偶、面具共花17,000小時等紀錄,也使《獅子王》成為偶戲領域津津樂道的大規模革命性創舉;其重要性在於,改變普羅大眾的認知觀點-「在此之前,現代偶戲大多只在專業藝術領域擦出小火花,但這個百老匯的商業演出,讓『偶』成為大眾注目的焦點元素,打開普遍觀眾的視野,讓大家看到,『偶』,是一門值得深入開發的藝術」,第一時間在紐約觀賞演出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團長鄭嘉音如是說。

「融為一體」的整體美學

  導演Julie Taymor之前曾經擔任設計,視覺本來就是她的強項;此作之前,也曾嘗試以偶戲詮釋的歌劇和莎劇作品。而《獅子王》最卓越的美學創舉,則在打破舞台、服裝、戲偶之間的界線,彼此透過表演者,「融為一體」。

  「服裝可以是佈景」:比如說,熱帶雨林樹木百百種,以演員服裝作區隔,一個人就是一棵樹;又如演員每人頭上頂一塊小草皮,站在一起,眾人頭上就出現一片非洲大草原,而當演員齊行,裙子波浪起伏瞬間幻化草浪翻騰,於是服裝又能成為一種類似「戲偶」概念的「角色」。相對於此,「偶也能夠服裝化」:呈現「蟻丘」,是讓演員穿上一體成形的螺旋狀魚骨,超過一百隻小螞蟻偶就黏在其上,搭配「動物動作舞蹈化」後,當演員旋轉,觀眾彷彿就能看見螞蟻雄兵爬行,一圈圈盤旋而上。當演員隨著音樂律動,觀眾看見的,是由服裝組成的佈景、由服裝呈現的偶、及偶代表的個別動物其特殊姿態與個性,活生生躍現眼前。

  從概念發想、製作流程到表演執行,工作過程也講求高度整合:服裝、舞台、戲偶設計在紐約27街上同一間工作室進行前置;不同於一般各部門只在製作會議碰面,他們得以隨時討論、協調、修改。進入排練期,團隊進駐百老匯大道上的大型工作室,裡面分隔成四個空間:一間由作曲家指導演員唱歌;一間練習舞蹈、肢體動作;一間排戲、導演拉走位;最後一間則是「偶的醫院」-用來存放、修改戲偶,工作人員在此幫忙隨時調整戲偶成為適合演員的尺寸,同時附有錄影設備,演員得以實際著裝操作,再從影像中自我檢查。

  19968月的第一次工作坊後,他們大幅度修改許多想法;19972月第二次工作坊後,在劇場裡同時試驗比較「主要角色由人演出」和「全部角色人偶合一表演」等兩種呈現方式,在舞台、燈光接近真實演出情況的配合下,最後決定大膽嘗試人偶合一-半年後(19978月),於明尼亞波里(Minneapolis)試演(preview)一整個月;再過兩個月(199710月),紐約首演。編制如此龐大的製作團隊,透過各部門的緊密結合,在這麼短的製作期內,得以融合、突破既有戲偶形式,重新開發、創造,實在驚人。
  
前所未見的戲偶形式
  
  偶的統籌設計師Michael Curry說,「自己身為樵夫家族,把工程製作當成精緻藝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natural for me to build engineering as well as fine arts”)」精準的製偶工程中,他們採用碳纖維(極輕,是目前網球拍的主流材料,也拿來製造太空船用)製成面具,影偶用lexon(聚碳酸硝樹脂,非結晶性熱可塑塑膠)製作。從技術到藝術的過程,善用不同布料,考量其質感差異,大量運用非洲視覺文化元素:圖騰、雕塑、民族刺青、串珠、首飾等,所有衣服用手繪布料加以手工印染,其中甚至出現非洲蠟染棉被改造而成的服裝。

  戲「偶」形式則多前所未見,難用既有的分類加以命名。其中大部分都結合「人」的局部成為「偶」的局部,例如18呎高的長頸鹿:演員的雙手雙腳都像在踩高蹺,延伸成為長頸鹿的四肢;而豹偶則以人手操縱偶的上半身,人腳擔任豹的後腳,整體行進姿態就像是踩在肉墊上,輕盈、優雅。此外,觀眾可以同時清楚看見演員的表情、偶的肢體,和演員「操偶」,也是表演的重要環節之一-「人」是否應該藏於「偶」後,是導演和迪士尼公司討論多次的堅持-她認為,故事的珍貴之處,在於以動物生態呈現人性,因此,展現人「情感」的「表情」非常重要,不該隱匿消失在布偶裝裡。

  戲中較卡通化的設計,則在結合多種偶戲形式加以轉換的視覺比例上。野牛由遠而近狂奔的場景,以多個層次的滾筒捲軸執行遠方背景,開啟同時旋轉向上,最前景則由真人手執牛形偶,顯現同一畫面遠/中/近景的大小變化;而貓鼬丁滿(Timon)摔下瀑布時轉換成小偶,並由光、影交錯於布幔呈現瀑布,掉進河裡之後,則用影偶演出水中生物。

  或許因為導演待過東方,相較於一般側重寫實、語言的西方劇場,她在視覺上的運用更為自由,對肢體表現的熟悉度和服裝造型的掌握度也很高,戲偶設計中也帶有東方元素的轉換應用:疣豬彭彭(Pumbaa)的結構讓人一看就聯想到民俗技藝「跑旱船」-演員用手操縱偶的嘴巴、肩膀控制偶的耳朵;重15磅(約6.8公斤)的丁滿(Timon)踩在人腳上前進的偶腳,則源自日本「人形淨琉璃」的概念-演員右手操縱偶的頭、嘴,左手操偶左手,偶的右手固定於演員右腿上,尾巴順勢延伸腿後,操偶人得以順利表現丁滿伶俐的行動特質。

少即是多:簡單才是王道

  由於演員需要全身和偶互動,主要徵選的便是肢體靈活、協調性強的演員,而非傳統操偶演員。工作過程中,也有演員遭遇「不習慣操偶」(如何讓觀眾目光在偶而非自己)的困難。飾演疣豬彭彭的演員,讀本時活靈活現,一碰到偶卻不知所措;導演給的筆記是-「如果今天手、腳都不能使用,如何表現之前傳達出來的飽滿情緒?」由此重新尋找角色核心再出發-「去掉其它讓人分心的細節,只留下唯一必要的核心」(“essential kernel of the subject without the distracting details”)-這也呼應導演對操偶的要求:「靜止的能量」-有ㄧ次,當彭彭深呼吸,再吐氣,大家發現,靜居然比動帶來更大的力量,「少即是多」-彭彭的角色核心-「滿足」,已經充分呈現,角色性格已然清楚勾勒。

  創作過程中,歷經嘗試、失敗,也是《獅子王》最珍貴的歷程點滴。劇中主角獅子一族戴在頭頂的非洲面具形式,最初使用「盾牌」的概念,不用時背在背後,然而一旦演員背身,觀眾便會看見上下顛倒的獅王面具;接著出現「分割版本」:演員兩手各拿一半面具,需要時「金剛合體」;後來也曾添加諸多機關,像讓眼睛靈活轉動的設計等;然而,試了一圈發現:「簡單才是王道」-單一表情面具,最貫徹角色個性,不同角度好像也能出現不同表情變化,更神秘,力量最大。

  不同種類面具的區隔,則用以顯示成長的差別:相較於小辛巴(Simba)和小娜娜(Nara)年輕、活潑、頭盔般沒有下巴的面具,成年獅的全臉面具顯得較為沉穩;年紀更小的獅子,則沒有面具,由小朋友演員人身詮釋。此外,相較於正派獅子群皆以直立姿態出現,駐紮於大象墳場(Elephant Graveyard)的狡詐叔父刀疤(Scar)及其爪牙土狼們,則在偶的上半身加強頸椎到脊椎的延展可能,以背脊鬃毛連結演員頭臉延伸視覺,強調反派的聳肩、弓背形象、及其好戰性。

面具的應用如獅子落淚,則由演員徒手將兩條白色長布從眼睛往下緩慢拉開-這種儀式性的效果,也突顯出和一般歌舞劇只重盛大場面和娛樂效果的不同,進ㄧ步探索更深層的藝術價值。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洪通介紹-彩虹阿伯黃永阜

彩虹爺爺黃永阜還沒把台中干城六村畫成彩虹眷村的四十年前, 台南的鄉下南鯤鯓有一位洪通阿伯已經把他住的紅磚房內外畫得滿滿都是。 當時沒有人叫他「彩虹阿伯」,很多人都說他是「瘋子」。 彩虹爺爺畫的彩虹眷村 因為 1969 年,靠打零工為生的洪通已經五十歲了,卻突然跟太太說要畫畫,讓她去外面辛苦工作,自己關在昏暗的小房間裡做畫家的大頭夢。 也有人說,洪通從小是孤兒,又不識字,掃墓找不到父母的墳,就在路邊的空地擺起三牲祭拜,看起來神經兮兮。 還有,他畫裡的人物有七分像鬼,畫裡的字像是鬼畫符,比火星文還難懂。 他倒是很有自信,把自己的畫掛在廟前辦個展。 直到 1972 年,放在華航飛機上給外國人看的《漢聲雜誌英文版》報導了他的廟口個展, 於是大批媒體開始湧入窮鄉僻壤,瘋瘋癲癲的鄉下阿伯洪通成為媒體人物。 「瘋子」變成了「天才」,鄉下人很疑惑。 城裡人也很疑惑。 1976 年,洪通的個展從南鯤鯓的王爺廟搬進了台北美國新聞處,引爆十萬人潮,人潮裡不乏大人物,有的很讚賞洪通,有的很不屑。 蔣勳認為,洪通是鄉土奇人,但不是藝術天才,洪通的爆紅,「更應該算是商業文明的一種」。 李石樵等一些畫家覺得,洪通是對嚴肅藝術的侮辱。 漢寶德說,洪通把中國《山海經》的古老世界帶到我們面前。 洪通紅了,許多親戚朋友就來吃紅,明搶暗騙他的畫和錢。洪通很不快樂,把自己鎖回房間更深的黑暗裡。 1987 年,鄰居在房裡發現洪通的屍體,晚年他只靠喝蜜豆奶度日。 洪通的兒子洪世保說他父親的一生是:「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路邊無人問 」。 洪通彩繪的紅磚房,他過世沒多久就被拆了。 2010 年,彩虹眷村也差點被台中市區規劃剷平,臉書發起連署「讓彩虹爺爺畫下去」,台中市政府才把怪手縮回去。 我們來不及為洪通保留一個村落,所以我們決定展開《洪。通。計。畫》, 讓洪通在劇場裡畫下去。 洪通的畫,本圖片由雄獅美術提供。

記憶檔案5-洪鑾聲:「洪通的故事太多,但是說起來又不像故事」

透過南鯤鯓文史解說員李惠敏的熱心幫忙,我們難得見到了洪通的堂弟洪鑾聲老先生。洪老先生與洪通是知交,聽他回憶洪通說過的話,似乎可以聽得到洪通說話的音調,看見洪通說話的表情。彷彿三四十年並未過去,一切歷歷在目。 洪鑾聲  前台南縣北門鄉鄉長  九 十 歲 說到洪通這個人,他的故事太多,但是說起來又不像故事。 當年我們一起做宗族的功德法會,我們稱之為「放赦儀式」,除了超渡祖先,也超渡鄰近的孤魂野鬼; 法會上掛著很多道教的圖像,譬如說一些上刀山下油鍋的地獄圖,洪通看了就說要跟我借回家畫, 結果畫出來跟道教的那些圖完全不同款,他說:「畫同款有什麼意思!」 他的畫裡有神有鬼,也有他的生活,我在想,就是這些道教的圖啟動他畫畫。 他這個人講話也很有意思。 當時《藝術家》雜誌的何政廣先生幫他在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辦畫展,那可是美國人的屬地喔! 畫展開幕當天,沒有人敢幫洪通的畫標價,最後只好我去標, 我大概一幅標個幾千塊,在當時的畫價來說已經很高了。 忽然,洪通把我拉到旁邊,說這些圖不能賣。 我說為什麼不能賣,圖就是畫來賣的啊? 他居然回說:「如果圖賣出去了,我變做不會畫畫了怎麼辦?」 還有一次,我問他,你畫裡面寫那些字是在寫什麼? 他就一付很得意的樣子回我說,我幹嘛告訴你? 我說,其實你自己也看不懂你在寫什麼對不對? 他就說:「什麼我看不懂!這古人說一字是值千金,不然你一字一千塊給我,我就告訴你。」 唉!要說故事,其實也沒什麼故事,要說沒故事,他的故事又很多。 他這個人,做畫一定是在晚上,畫整晚沒在睡的啦!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種神明的力量在支持他畫圖。 漢寶德說他是「化外的靈手」,我覺得是非常漂亮的描述,因為他畫的就不是人畫的東西啊! 而且他還會起乩。乩童是有他的一套基本教練的,他不懂,就黑白操, 打得全身都是大洞小孔,一個禮拜也好不了。 還有,他會用性器官畫圖,是真正的喔! 有一天他來找我抬槓,因為我做過道士,他覺得我很行,我算是他崇拜的對象,他的知音。 我跟他說有一個畫家很出名,你可能不知道喔,叫畢卡索, 還有一個大書法家叫張旭,寫字寫到抓狂,就拿長頭髮沾墨汁揮毫。 他聽了很不屑地說,那有什麼稀奇? 隔天他抱著整捲棉紙的

方框外的無限—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方框外的無限 — 捷克紙偶劇場大師班 文/魏于嘉 攝影/張瑞宗 以木條黏接成一座立體長方框架,約略兩個鞋盒疊起來的大小,每個學員最開始拿到的,就是這麼簡單的「劇場」地基。在 7 月 20 ~ 26 日短短七天內,學員們在這方框裡的小劇場,建構起常見的故事場景 — 森林、城市、室內,加上幾個童話的典型角色,如天真清純的少女、邪惡的侵略者、充滿智慧的老人等,從舞台設計到角色人物一手包辦,逐步完成專屬自己的紙偶劇場。最後一天在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舉行的成果演出,學員們環抱紙偶劇場的滿足笑容寫著「我擁有了一座劇場!」 攝影/張瑞宗 童話是故事的原型 來自捷克的馬瑞克•薩科斯泰勒斯基 ( Marek Zákostelecký ) ,是此次紙偶劇場大師班的老師,主要從事舞台設計。翻譯于恩平表示,馬瑞克老師的童年時期,電視還不算普及,捷克的娛樂活動也不多,當時街上仍有紙偶劇場的巡迴演出,很多家庭也都有這麼一座小小的紙偶劇場,作為給孩子的禮物;除了是孩子的玩具外,也在以紙偶劇場搬演童話故事的親子活動中,傳遞教育意義與培養創造力。這次的工作坊便以人人熟悉的「童話」拉開序幕。馬瑞克老師請學員設計四個童話原型角色:無辜的年輕少女、無辜的年老婦女,加上一個青年英雄和一個邪惡的壞蛋。雖是四個很典型的角色,但每位學員創造出的角色形象各有不同,後來老師請學員們將這四個角色套入 《小紅帽》的故事;學員們隨即發現,即使是《小紅帽》這樣典型的故事套路,但角色的微妙不同,就能讓故事產生不一樣的風情,也讓學員對於建構自己獨一無二的紙偶劇場更具信心。 圖:學員們創造屬於自己的童話故事腳色 攝影/鄭嘉音 圖:學員分享自己設計的腳色  攝影/鄭嘉音 專屬自己的劇場 紙偶劇場大師班是無獨有偶歷來工作坊中,較偏向舞台設計的工作坊,篩選學員時以美術設計相關或教育背景優先,每個學員對著自己那座小小的紙偶劇場,皆有匠師級的創造力與專注力;而學員在為舞台描繪華麗細緻的背景時,老師也提醒:舞台上最重要的還是角色,記得別顧此失彼,讓劇場模糊焦點。擔任「小班長」的無獨有偶團員李書樵表示,馬瑞克老師的教導非常踏實有方法,使她能看見、理解劇場慢慢成形的過程,也能練習以導演的總體視角觀看自己的劇場。本身從事平面設計的張毓軒好玩的說,這幾天好像回到以前大學就讀動畫系